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教师职业形象认识的偏差及其原因分析

2018-02-08 04:4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我国教师职业形象认识的偏差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教师职业形象是教师职业发展水平的体现,教师职业形象
摘 要:教师职业形象是教师职业发展水平的体现,教师职业形象的合理化建构是教师职业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我国教师职业形象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性和片面性。应当着眼于教师职业本身对教师职业形象进行重新定位,在教师职业基本形象的基础上探求教师职业形象的时代特征,进而构建以专业自我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形象。

关键词:形象;教师职业形象;重建;专业自我

教师职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人们大多缘于教育的重要性才想到教师,习惯于在向教师作出规约和要求时才去研究教师,过多地关注教师对于社会的工具性意义。换言之,迄今为止的教师研究中,大多缺乏真诚的本体性关照,只是从社会的角度进行“无主语陈述”。这将严重制约教师职业形象的合理化建构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本文着眼于处身现实社会和历史文化规约中的教师的职业状态,试图对我国教师职业形象稍作探析与勾画。

一、我国教师职业形象认识的偏差及其原因分析

形象,常指具体事物(群体、个人等)的精神实质的外在反映,是其本质特征的外在体现。教师职业形象是作为教师的群体或个人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教师职业群体或个人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的表征。教师职业形象不仅来源于社会评价,也来源于教师群体内部或个体自身对其职业活动所持有的知识、观念和价值体系。它是教师对自我形象的内在确知和社会对教师形象的外部确认的统一。

由于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和对教师职业形象专门研究的不足,我国教师职业形象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性和片面性。这种认识的偏差导致教师职业形象的迷失。

(一)模糊性

我国教师职业形象认识上的模糊性,是指我国尚未形成清晰、确切而稳定的教师职业形象,人们对教师职业形象的认识存在变动不居、边界不清、众说不一等特点。这种模糊性主要表现为对教师职业形象认识的动摇性、经验性、随意性和非确定性。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1.教育的独立性不足造成教师职业形象认识的动摇性

传统教育主要屈从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教育所应有的相对独立性不足,教育并没有取得其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独立领地,时时处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强力驱遣之下。教师很大程度上充当了统治阶级的代言人和封建纲常的卫道士,他们的职业宗旨和价值基本上由统治阶级设定。他们在人格上、在生存方式上均带有强烈的政治依附性。因而,不同的阶级和政治集团均会从自身政治立场出发对教师职业形象提出规约,并以此主导着社会公众和教师本人对教师职业形象的认识和建构。由于政见的迥异、政治利益的冲突以及历史时代的变迁,这种依附于政治的教师职业形象便呈现动摇性甚至强烈的反差。

2.教师专业地位低下造成教师职业形象认识的经验性、随意性

奥斯汀(1989)以较权威的研究成果概括出教师职业四项重要的专业特征:(1)一套完善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体系作为专业人员从业的依据;(2)对于证书的颁发标准和从业条件有完整的管理和控制措施;(3)对于职责范围内的抉择有自主决策的权力;(4)相当高的社会声望以及经济地位。教师专业地位主要表现为其政治经济地位的拥有和从业资格的认定。我国教师一直处于清贫的经济状态下,解放后,教师工资水平一度偏低,1978年教育文化系统职工的平均工资在国民经济12大行业居倒数第一位,以后各年度始终在倒数第一和第三之间徘徊。特别是近10多年来,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农村学校教师还处于半教半农的尴尬境地。

我国有着“落第秀才坐蒙馆”的传统观念。担任教职者多为落第秀才、官场失意或老病告休的士人。同时,我国的师范教育才106年历史(1897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特设“师范院”),而且“师范教育依然用‘学科专业’来代替‘教师专业’……而所谓的师范性课程只能沦落到不为人重视的‘公共课’的地位,没有发挥师范院校教师专业教育的优势”。解放后,民办教师的大量涌现,以及非师范专业的人员未经师范课程培训便进入教师行列,这就使得我国教师缺乏完善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也没能组建自己的行业组织并建立严格的从业规范。
上一篇:谈语篇分析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