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霸权与印度洋──关于大国世界地缘战略的(4)
2018-02-23 06:45
导读:【1】2000年笔者以访问学者身份在印度尼赫鲁大学学习,本文及其姊妹篇《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印度未来安全》(《战略与管理》第三期 )是笔者思
【1】2000年笔者以访问学者身份在印度尼赫鲁大学学习,本文及其姊妹篇《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印度未来安全》(《战略与管理》第三期 )是笔者思考并草于印度的部分研究成果。
【2】《拿破仑文选·下卷》(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5页。
【3】《拿破仑文选·下卷》(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6-177页。
【4】《拿破仑文选o 下卷》(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2页。
【5】《拿破仑文选·下卷》(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9-41页。 【6】《拿破仑文选·下卷》(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4页。
【7】《彼德遗嘱》,转引自李际均:《军事战略思维》,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5页。
【8】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上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7-168页。
【9】参见《日本侵华内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页。
【10】详见,TheTalwarsofPathanLandandSubhasChandra’sGreatEscape,People’sPublishingHouse(P)Ltd, NewDelhi,1976 ,p。 160-164。
【11】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将“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标准之一。但是,财富是资源的转换形式,地球上的资源是不可能“充分涌流”而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极难替代或在短期内极难再生,因而是日益减少的。在现实国际政治中,谁占有较多的世界资源,谁就有较快的发展和具有较强的实力;谁具有实力,在这个世界上才具有更多的发言权。较自然经济而言,市场经济是造就巨大生产能力并使人类屈服于这种能力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使历史产生了资本全球化和资本多极化矛盾互动的进程,以及原来奉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也转轨为市场经济并自觉参与这一进程的现象。现在的问题是,只要当今世界存在资本全球化和多极化的竞争,那么国际社会就不能避免霸权与反霸权的国家行为及其战争。列宁?quot;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确切地说,生发于私有制的资本就是战争。是资本造成人类对有限资源的无限制的掠夺及由此而产生的战争。如果资本及其运动没有被消灭,战争就不能消失。如果仅用历史上是否再发生人类曾经历过的”世界大战“作为战争与和平的衡量标准,那么,在核时代,就与用人类是否会在同归于尽中彻底毁灭作为测量战争与和平的标准一样没有意义。可以说,自从核武器及微电子技术继而纳米技术出现后,类似前两次世界大战的无限战争形式将为准确打击和精确制导的有限战争形式所代替,后者将是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但仅凭战争形式的改变并不能使我们轻率地作?quot;作为时代主题的和平,就是指不打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早已进入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结论。(参见:《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4期。)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另外,仅凭人类的对和平与发展的愿望﹐而不是根据历史事实的变化﹐来判断现时代主题的方法也是不科学的。
二战结束以来出现的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机遇”的历史事实前提,是建立在1972年美苏签订《反导条约》之上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核不扩散条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等一系列文件及保证这些文件精神不被破坏的国际合作力量构成的和平保障体系。现在作为世界头号大国美国已决意退出《反导条约》并正在单方面地快速发展导弹防御体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保障大国战略稳定的条约体系遭到破坏﹐而国际社会又无力阻止这种破坏行为继续发生﹐那么这个时代也就随之解体。正如华约组织与北约东扩意味着雅尔塔体系的终结一样,目前美国决意单方面退出1972年美苏签订并被俄国视为“全球战略稳定基石”的《反导条约》并试图变相放弃相关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等﹐那么﹐自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于80年代发展成熟的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机遇”(小平同志始终是这样表述的)﹐将随美国NMD的有效建立(或事实建立)和大国战略平衡的破坏而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