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初探(1)(2)

2018-03-11 05:54
导读:长期以来,高校考试以任课教师出题为主,而任课教师往往只根据指定教材所讲授的内容出题,缺乏对教学大纲的深入研究和对知识体系的全盘考虑。考前

  长期以来,高校考试以任课教师出题为主,而任课教师往往只根据指定教材所讲授的内容出题,缺乏对教学大纲的深入研究和对知识体系的全盘考虑。考前教师就教材划范围、定重点的现象比较普遍。
  1.考试内容偏窄,侧重教材和课堂笔记,只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搞考前突击,并寄希望于教师考前划重点,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兴趣降低。
  2.考试题型不合理。题型的选择被限定在有限的传统题型范围内,限制了选择合适形式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限制了考试内容及形式设计上的创新。在大多数考试中,使用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名词解释等客观题的比例大,而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较少,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试题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风建设
  试题的质量决定考试的质量,高质量的试题是实行高质量考试的前提。试题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四项: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其中最重要的是难度和区分度。作为一套高质量的试题,除应符合命题的基本要求外,从考试的目的来看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以便测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掌握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程度和水平,同时,应能区别出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亦即能测出每个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差异。然而,现时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五)教师自由空间小,不利于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考”
  高等教育的目的除传授知识外,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优良素质。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给学生提出问题、总结问题的方法。“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他们在思维中提高,在质疑中思维。然而,现行的考试制度对此却有很多限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教学大纲对教师的限制。同一门课程由若干不同教师授课,要求一套完全符合教学大纲的试卷,导致教师授课没有个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特色的发挥。理想的状态是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授课,但又不受教学大纲的局限,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把自己最优秀的学识和思维的精髓传授给学生。
  2.统一考试、单一考试的限制。高校的考试一般都采取期末一次考试并且采用一套试卷。这种做法一是限制了教师根据所教授的学生的特点进行题目设计,二是试卷设计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发挥其潜能,使学生的创造性受到很大限制。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考试题目。不同能力的学生、不同的学科应对应不同的题目,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各种不同能力。  二、关于中国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高等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绝不能“一卷定终身”,应以人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创新意识为本质。然而,看一看我们的教学方式,就会发现,几乎到处都是“单一标准”和“整齐划一”,人才的多样化、人才成长模式的多样化与管理培养模式的单一化、标准化形成鲜明的反差。我们喜欢强调“全面发展”,而往往忽视或没有呵护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喜欢说“塑造学生”,按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塑造学生”,而没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和环境;我们喜欢统一学生的思维,喜欢制造“标准答案”,而不喜欢甚至不容忍学生对我们的观点提出批评。所有这些不仅印刻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而且处处体现在我们的管理和培养模式中,体现在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即考试中。这些思想和制度限制着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着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要想在考试制度设计上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张扬,使这个“指挥棒”充分发挥其真正的“指挥”功能,就必须改变思想观念、改革考试制度。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基本规律(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