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伦理学视野中的和谐校园(2)
2018-04-14 01:53
导读:2 和谐校园是公正的校园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自由的伸展程度丈量出社会历史的前进步伐。任何一种进步都是把人的自由还给
2 和谐校园是公正的校园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自由的伸展程度丈量出社会历史的前进步伐。任何一种进步都是把人的自由还给人自己。因此一个和谐的社会如果不给个人留下自由的空间是绝对不会真正和谐的。问题在于:当人们一味强调个人独立、个人自由、个人幸福的时候,必然牺牲他人的权利,造成彼此伤害,并使社会陷入无序和不公。显然,如果允许个人自由但对于个人的自由不做出边际约束也是绝对不正义的。究竟是牺牲个人的自由以达到社会的公正还是以社会公正为边界来谋求个人的自由权利?这成了建构和谐校园不可绕开的又一伦理话题。
历史上几乎所有思想家都把自由看作是有规则的、有边界的、理性的自由。在理性的指导下,每个人寻求他自己的自由,不仅不会导致对别人的损害,而且对别人也最为有益。任何人都有追求自由、个性的权利,因此,没有任何人有权限制、剥夺和责难别人的自由。马克思深刻指出:“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我们不得不在要求我们自己有自由的同时也允许他人有自由,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校园时,不要把发展自由个性仅仅当成个别人的特权,而应该是人人追求的目标,唯其如此,才是公正的校园。追求校园公正尽管无需取消自由,也无意无限制地忽略任何个人的任何权利和价值,但却需要对人们的自由做出适当的限制,进行边际约束。主张构建公正的校园不是对自由的否定,而是对把自由作为某些人的特权的否定,而是要求自由对所有人公平开放。公正的校园强调,校园里的所有个人在人格尊严上应该得到同等对待和在权利享有上应该得到公平分配。如果没有公正,校园就不可能有普遍的自由和发展,当然个人的自由也就不可能存在,“人是目的”也容易变成一句空话。其实,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从积极的方面说,就是通过改革发展推动校园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并使校园人民乃至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丰硕成果,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实现富强、和谐与幸福,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从消极的方面说,就是缓解校园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克服校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公。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构建公正的校园,就是说,既要允许差异存在又要承认权利平等。不承认个性差异,就必然将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人的世界抽象为一个苍白的平均值。不坚持权利平等,就必然导致社会不公。从哲学的角度看权利平等就是人格平等。在人格上没有一个人比另一个人多或少的问题。人作为人所具有的尊严在程度上是没有差异的,全人类都平等地具有做人的尊严。绝对的平均主义理想看上去很均衡,实际上并不公正。因为它实质上是以形式上的公正掩盖着实质上的不公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