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高中《地球运动》教学目标的相关性(1)
2018-05-09 01:02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析初高中《地球运动》教学目标的相关性(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中许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中许多地理现象及其形成都与地球的运动密切相关,而这些地理现象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并进而影响到人类活动。因此,初高中地理都将地球运动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初高中地理关于《地球运动》的课标要求是:
由上可见,尽管基于学生的认知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初高中地理对地球运动的课标要求有所不同,但均以行为目标陈述方式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标准进行了规定,在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互相衔接,相互关联,形成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一、注重知识内容的衔接与整合地球的运动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从小学科学到初高中地理均有涉及。初高中地理对此块内容的课标陈述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其隐含和可生成的知识内容可细分为:
初中课标对地球运动的教学要求有很大的弹性,既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中心、方向、周期等基础知识为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但又不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解和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标准中还有意用地理现象代替地理意义,对于地理现象也没有作明确的要求,且以行为目标陈述方式要求学生用事实来说明。此处事实和地理现象可作等同理解,即可以理解为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运动,也可以理解为地球运动产生哪些地理现象。因此,只要学生分别能用事实(哪怕是一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或者说学生能分别说明哪些现象(哪怕是一种)是由自转或公转产生的,就达到了标准的要求。一般来讲,用人们每天都能感觉到的昼夜更替以及由昼夜更替产生的不同地点的时间差异来说明地球的自转,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至于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等地理意义,由于涉及地转偏向力、离心力等知识,因而常作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四季更替和不同纬度地区热量的差异这两种地理现象,是初中学生容易通过事实理解的。而对于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由于与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等有关,需要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因而原因分析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等内容主要在高中阶段学习,初中阶段不宜作深入分析。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规律在初高中均有介绍,但初中部分内容比较浅显,侧重说明地球运动的平均状态。高中部分表述则更显严谨,并注意说明地球运动的变化(如:因参照物不同而出现的自转、公转周期的变化;因纬度不同而产生的自转速度的变化;因日地距离变化而产生的公转速度的变化等)。由此可见,关于地球运动的学习内容,在初高中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上存在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由基础知识到基本技能到能力运用,由现象观察到原因分析,由地理现象的罗列到地理意义的全面分析,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等特点。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评介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