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叶网络社会政治意识的传播与生产。政治意识是一定政治有机体的“大脑”.主要是各阶层、社会集团的政治观、历史观和根据这些观点提出的政治主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社会各种形态政治意识的再生产与生产均能发挥价值,特别是在政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政治舆论的培育与引导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网上传播一定的政治理论,同时在网络社会培育正确的政治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政治舆论导向,从而对人心和政局的稳定,对国家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对系统政治学说、政治思潮的定向和发展,对政治体制改革等,均能产生积极作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表现为对文化的维系和变异价值。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既定的社会文化具有一定的维系价值,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使网络文化各要素发生协同作用,维持原有的文化及其结构,保持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的价值,这种价值特别表现为某些具体的精神文化,如网络道德文化、网络政治文化、网络哲理文化等等。这种价值,一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实现,二是通过对既定文化的控制而实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文化变异价值,即网络思想政教育具有使社会文化改变其内容与结构,使其不断发展的价值。在网络社会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动力机制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变异价值之所以如此重要,首先由文化的自身结构所决定。一般认为文化结构可分为外层—物质层面的文化,中层—制度层面的文化,内层—思想层面的文化,其中的内核是基本价值、基本观念。从文化变迁的观点来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改变尚不足以引起一种文化的结构性的变化,而只有由发端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变迁而深人思想文化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基本价值观念的变迁时,文化变迁才得以完成。实践证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文化深层变迁中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其次,从文化变迁的诸种规律,也可揭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价值。各种异质文化的互动成为文化变迁的重要动因。有人将两个以上不同文化的接触互动称之为“濡化”。各种文化对异质文化所作出的反应,其性质和程度往往是不相同的。这种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反应往往取决于教育。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下,网民可以接触到具有多种价值取向的文化,能与各种异质文化发生较为频繁的交往,从而对异质文化、不同的价值规范体系也容易形成一种较高的“承受阂”,形成具有弹性的文化适应性。这种承受阂和弹性,有利于濡化过程的进行,有利于在各种不同文化的互动中发生文化的变迁。文化变迁的基本动因还在于人自身。人是文化的主体。他既是传统文化的承受者,又是新文化的创造者。一定的文化塑造了具有一定特征的人格,而一定的人格又形成一定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与人因果循环的链条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可以发生突破的环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是指向未来,因而也是一项超前的工程。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开拓精神、革新意识的人,并以其价值观念影响网民的人格构成,使他们面向未来,乐于接受新事物,并开发出网民的无穷创造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使网民继承传统文化,又可以使网民超越这种传统,开创出新的文化。
正确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对提高人们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摆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一般网络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处理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网络教育的关系,加强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正确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可以使网络教育主管领导自觉地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网络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其次,正确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可以使网络管理者、网络教育者自觉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再次,正确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可以使网民自觉培养自己做“四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