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网络冲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主题网站
论文摘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网络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其关键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主题网站的建设不失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随着正式加人WTO,我国将全方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WTO各项规则的实施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仅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极大地改变并冲击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方式、文化习俗及社会心理。社会主流意识受到冲击,中西文化相互激荡,道德观念出现偏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从意识形态受到影响的角度分析,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正是‘,人世”的一场演习,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受到的冲击与“人世”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更为直观,伸手可触。研究如何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推动“人世”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途径的创新。
一、网络的特点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以计算机、远程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革命.互联网正以飞快的速度延伸至世界的各个角落。网络为人类信息交流提供了崭新的手段,对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变革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发展,网络这把“双刃剑”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问题.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时效性、匿名性和个体参与性.使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是违反人类社会本性的信息在网上广泛地传播,严重地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山。加上西方网络文化依其强势加紧文化渗透,西方社会的一些价值观念对我国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多年以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思想工作的成果被侵蚀和动摇。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接受主体是有情感、有现实需要的人,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主体的需要,实现其价值,不仅要通过科学理论的灌输,还要使所灌输的理论为受众所接受。只有始终突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以人为本,从满足人们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人手,积极寻找更能激发其需要情感,寻找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方式、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接受积极性,推动主体接受活动的进行。
(一)网络的多元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用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网络提供给学生的可选择交流对象及信息极为多元,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采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就无法吸引受教育者驻足。与传统思政工作一样,受教育者对语言生硬的“官话”、“大话”是有抵触情绪的,在隐蔽状态下,“官话”、“大话”的出现会引起更大的“反弹”。为此,应当避免过去一味灌输的做法,注重采取疏导的手段。疏导,就是疏通和引导。疏通,是指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让人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引导,是指通过循循善诱,说服教育,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向上来[3]。在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可以就某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进行引导与启发。讨论的主题可以是时事热点,可以是校园新事,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的发展、管理、教学、后勤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