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师范专科生;培养思路
论文摘要:从分析影响教育技术师范专科生就业的社会需求、竞争对手、专业自身3个因素入手,以就业为导向,树立学生培养的新思路:师范专科学校可以在原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对教育技术师范专科生分方向、分性质进行培养。
0引言
南国农老先生在《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发展道路》一文中提到:“举办教育技术学专业,要从社会需求出发,要讲求社会效益,特别是直接社会效益,这一点很是重要。”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办学原则应从本学科自身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两个方面出发。而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的综合性高校、师范类高校、职业技术类高校,甚至一些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扩大了教育技术专业的影响,川但这种不顾社会需求盲目扩大教育技术专业规模的做法也给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尤其是教育技术专科毕业生造成了非常大的就业压力。
教育技术师范专科生的学历层次处在学历教育的中低档,如何能使教育技术师范专科生具有过硬的就业竞争实力,正是教育技术专科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倡导课程改革的当今教育界,教育技术专科发展应该采中外百家之长,走自己开辟的创新之路。
依照以上观点,本文从影响教育技术师范专科生就业的相关因素着手进行分析,进而从就业的角度出发,提出教育技术师范专科生的培养新思路。
1教育技术师范专科生的就业难点分析
首先,教育技术师范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有限。另外,当今教育界人才济济,教育技术师范专科生的就业竞争对手太多。再者,师范专科学校的教育技术专业办学尚存在某些问题,导致学生的自身理论知识杂而不精,不能很好地利用相关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实践能力相对较差。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其次,与非师范专科生相比,教育技术师范专科生的就业面要更广一些,除可以从事教育工作外,还可以从事现代广告、电脑美术、摄影摄像等方面的工作。
1.3从专业自身角度分析
专科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但课程体系庞杂,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等教育“宽口径”的要求,却忽视了“厚基础”的需要,学生很难学到精而专的理论和技术。另外,教育资源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而大部分开设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学设备较差,而且好多专业教师都是跨专业进人到教育技术领域的,师资力量较薄弱。所以,如果教育技术师范专科生毕业时不能一技在手.找工作自然就会非常困难。
2教育技术师范专科生培养的新思路
教育技术学科是教育学门类中技术学范畴的、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教育科学与教育和教学实践之间连接的桥梁。也就是说,教育技术学科自身具有双重属性—教育属性和技术属性,相应的教育技术专业则具有双重定位—教育定位和技术定位。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各个办学单位教学资源的具体情况,将教育技术师范专业细分为更专、更精的研究方向,如教育类细化方向、技术类细化方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