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和,教学方法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充分备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为前提基础,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学生主体 用心备课 学生兴趣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包括教师教授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两个方面。教学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及人们对教学过程理解的深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关研究表明: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独特的性能和适用条件、适用范围,从来就没有一种或几种适应于一切范围和条件的教学方法。那么怎样才能选择适合恰当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应首先具有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是选择教学方法的思想前提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素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转变“满堂灌”的传统观念,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把他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体现在以下几点:
1.设置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
素质教育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利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日常生活,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享受努力的过程、感受获得的喜悦。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多媒体,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设置情境,调动学生视听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教师重视课前备课,掌握授课内容和学生情况,这是选择教学方法的基础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扮演着引导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能力素质重要角色。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做好教学的前提条件。备课包括“备教材”和“备学生”两方面:
首先要全面准确的把握教材,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逻辑化、系统化的梳理,重点要突出,难点要讲透。对于教学,只是做到这一点远远不够,还要准备课本以外的内容,注重知识的拓展。
其次要加强分析学情(包括知识基础、个性爱好、生活学习习惯等多方面),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同一学校不同班,专业不同,采取的方法和案例就要有所选择和区分,等等不同的情况。这要求教师必须“用心”观察研究、分析总结,不能图省事,千遍一律的重复一个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