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加强课外阅读 提高语文能力
张建有
摘 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1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课外阅读 语文能力 兴趣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728-2462(2007)05-00088-01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1个重要途径。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开展课外阅读还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是启迪智慧、锻炼才能的1条主要途径。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37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710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这样看来,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
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走向成功的第1步,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教学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活学生读书的欲望,尽最大限度地使人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1、故事或问题引趣。把1篇篇幅较大的读物缩成1个故事讲出来,或提出1个与原著有关的问题引出来,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去探究原著。如引导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提出问题:“保尔是1个怎样的人呢?老师看谁读书仔细,对保尔这个人物理解的透彻。”
2、巧借课文激趣。例如:如《草船借箭》1文后,问:“同学们还想知道诸葛亮更多的故事吗?请看《3国演义》。”
3、定期开展阅读汇报课及利用课前课外阅读点滴交流。让学生谈课外阅读情况、谈体会,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情趣。比1比谁读的书多,谁了解的故事多,谁认识的人物多,并结合各类文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兴趣。
2、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别林斯基说过:“阅读1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1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所以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教师统1指定读物。要充分利用好与我们现行教材相匹配的自读课本。在课堂教学中,点拨学生阅读书中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如学习了课文《可爱的草塘》后,推荐学生自学《野荷塘》1文,运用课堂上所学的“读懂1篇课文”自学的方法来自读,体会野荷塘的美丽景色,感悟荷塘少年的美好心灵。
学生自由选择读物。对于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我也给予宏观上的指导,教会学生选择内容积极的读物阅读。
结合课文推荐课外读物。如学习了课文《海上日出》后,指导学生搜集各种写日出的文章进行阅读,欣赏不同情况下的日出景象。除了自己向学生推荐读物,还发动家长、学生互相推荐好的作品,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课内,并给予鼓励,以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1、迁移法
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2、“3读法”
浏览性的泛读法。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进行速读训练。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