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关中文化与汉唐艺术
谢菲
(西安美术学院2006级艺术硕士班,陕西 西安710065)
摘 要: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4塞之国”。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是在渭河流域(关中),关中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中国鼎盛时期的代表汉唐艺术体现了宽容自信、热情向上、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民族精神。
关键词:中国式审美 关中人文 汉唐艺术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728-2462(2008)
引言
对于1个土生土长的关中学子,能够根植于这片沃土来研习艺术,无疑是幸运的。也许是这片土地太具神秘感了,对于我来说熟悉和陌生经常会交织在1起,如果把关中大地比拟成1个人的话,他必定是具有多面性的。这种丰富性格的形成也源自于他历经了103个王朝漫长的洗礼,然而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对其鲜明个性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周、秦、汉、唐4朝。
1、关中的地域与人文
关中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缘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分为3个阶梯。关中位于中国地势的第2级阶梯,背靠第1级阶梯的高原山地,下临第3级阶梯的平原地带。关中南有秦岭横亘,4有陇山延绵,北有黄土高原,东有华山、崤山及晋西南山地,更兼黄河环绕,可谓山川环抱,气势团聚。关中腹地为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号称“8百里秦川”。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关中本是1个极富战略色彩的说法,意为4塞之中。4塞是1种笼统的说法。关中周围大小关塞甚多,历代亦时有损益。1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4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4方的关口控制着关中地区几个主要方向的出入通道。闭关可以自守,出关可进取。形势有利,就出关进取;形势不利,则闭关自守。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这4关堪称1夫当关,万夫莫开。
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4塞之国”。此外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是在渭河流域(关中)。从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看,出自中国西部的炎帝和黄帝是公认的最早圣王和“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的族居地和墓陵都在关中地区。经考古发掘证实,关中是华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1。关中平原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摇篮,也是整个亚洲最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1。
谈到文化离不开历史,关中的历史几乎就是陕西的历史了。从东到西,都有着悠久的过去。关中是中国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源地,石器时代开始这里就有了文明。渭南的大荔猿人和龙山文化遗址;西安的蓝田猿人和半坡、姜寨遗址;宝鸡的北首岭遗址都是黄河流域具有典型代表性意义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体现,展示着这片土地5千年前的辉煌。周秦至唐,中国封建社会的前半部的历史,也基本都是围绕着关中而展开。中国历史上的3次大1统局面中,有两次是以关中为基础完成统1的。秦汉和隋唐都是以关中为基础统1天下,又以关中为基础统治天下。在这段历史当中既有残酷、血腥、闭关自守,也有温情、宽厚与兼容并包。
2、汉唐文化艺术特点
汉唐文化是中国文化繁荣阶段的代表,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向上精神的1种象征。汉代正是中国思想文化的辨证期,西域的开通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拉开了序幕。丝绸之路使汉文化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文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对世界文化给予极大的冲击。而唐代当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大唐盛世时期,首都长安更是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进行“对外开放”。作为文化的代表汉唐艺术所体现出的是更多的是宽容与自信并存。
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之旨,这和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关中大地上孕育的汉唐时期的雕塑就是中国式审美的典型表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