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环境艺术专业教育和从业现状剖析
付子龙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环境艺术专业教研室,重庆 400045)
摘 要:环境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以及就业前景无限广阔。但繁荣的景象下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生源、教育、从业人员3方面剖析了目前环境艺术专业的教育和从业现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环境艺术 生源 教学 从业人员 素质 规范化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对环境艺术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得到极大的提高,原来的建筑和艺术院校的生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教育部于1998年明确把环境艺术作为设计艺术学下的1个专业方向,为顺应这1时代发展,综合性的高校纷纷上马。几经扩招后,在校本科生已超过310多万。装饰行业现已成为全国10大热门行业,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使众多的人员参与,其中的设计人员也为数众多。但在这空前繁荣的表象下,也潜伏种种隐患和危机,如设计人员水平不高、精品少、抄袭严重、工程质量粗糙、安全隐患多、设计人员辛苦的设计费不能保障等等。
走进装饰市场、装修设计公司追缠顾客为其搞设计。新楼盘刚完工,1大批装修公司就进驻场地摆摊免费设计。多方管理使设计艺术职业资格化无法实施,设计市场也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提高,笔者认为造成这些隐患和弊端有以下几种原因:
1、生源素质
报纸、网上记载,每逢高校艺术类招生便有几千人排队,甚至通宵等待报考艺术院校,其壮观的场面足以证明艺术市场的巨大需求。之所以造成这1现象,1是就业情况好,2是源于现行的高考制度所造成的奇怪现象:考不上理科考文科,考不上文科考艺术;成绩不好的中学生在升学的激烈竞争中,因此找到1条捷径——学画画(艺术院校的文化分数线相对低得多);书店里美术高考指南示范作品多,社会上办考前突击班的也多;只要画好色彩静物、头像、石膏、速写,学生再按照艺术院校老师喜欢的形式去表现,就能应付过专业考试。巨大的经济利益和高昂的学费,造成学校招生的名额也随之增多,这样学生上大学的机会就有了。不可否认,在这众多的参与者当中确有1批爱好美术的优秀青年,他们基础扎实。但也有些短期班学员侥幸进入了艺术设计专业,其本身的绘画基础和手绘能力都不强,所上的基础课又都是和考前雷同的静物色彩、石膏头像课程,在进入设计课时也能很快学会电脑绘画并以此代笔,
2、教学弊端
由于生源众多,师资人员不够,使得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艺术设计的小班教学变成了大班授课,老师的资源被大大稀释后才被学生分享,设计作业的逐个短评也变成了流水式的批改。环境艺术是1门杂学,要求学生综合知识面要广,艺术院校环境专业对建筑、建材、构造、设备等方面都应该有所了解,由于师资的原因和侧重点不同,有的学校很少开设甚至根本不开设以上这类课程。大部分艺术类学生所学知识不全面,设计作业也不全面,对材料、设计工艺、构造节点了解甚少。毕业的撰写大多是抄摘、拼凑,再经过老师的艰苦修改,才勉强达到的格式。而其它工科材料类学生,由于过分依赖电脑的辅助设计,手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他们而言,进校时所谓的美术加试形同虚设,进校后短暂的美术课也无关紧要,踏入社会后没有电脑就无法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构思等等。这1大批学生涌向社会后,只有少部分成为骄骄者,得以大展才华,而相当1部分学生既无扎实的设计基础,又缺乏创新能力,不仅手绘表现能力差,也无实践经验,充其量也只称得上具有艺术素质和工程素质的电脑操作员,加之设计院和大的设计公司所需的人员毕竟有限,使这大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都只能涌入家装公司,这也是目前家装设计行业混乱的原因之1。
3、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环境艺术、工艺美术、建筑工程类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是科班人才。艺术类设计人员在设计手法和色彩空间层次上有优势,工程类人员则在形式、结构、材料上有过人之处。再者,装饰工程是1个综合体,也需要其它相关专业转向的人员(如纯学绘画、雕塑、概算、材料、安全、结构、管理的人员等等)集体参与,他们之间相互流动频繁,转向设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由于没有扎实的功底,他们的设计思路常常表面化而不能深入。这些还是相关人员,有的则完全不相关,如学师范、测绘、制图的,因就业路子不广,加之经济利益的驱使,搞了几个工程,了解了1些工艺流程和材料,再去学点CA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