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PEP教材作为新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当前英语课程中函待解决的问题。PEP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课时不足。《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规定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为三年级。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结合,高频率的原则;保证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我校每周每班只能开三节英语课。教师在教学中感到由于课时较小,语言的复现不够,学生遗忘的快,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尤其是五、六年级,教材语言点多,跨度大,教师明显感到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有些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学生发展不均衡,提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2、教材部分内容不太适应实际教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我们发现教材中安排的有些教学内容不太适合实际教学,有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太难,难以实施;有的则过于简单,达不到使学生得到提高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部分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和改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少数歌谣节奏感不强,不够押韵,歌词拗口,曲调生疏,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且缺乏兴趣。
3、教学方法创新不多,PEP教材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对教材内容和各个板块进行重组和整合。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教“死”书,“死”教书的情况。有的教师,不能恰当地以旧引新,更不会滚动己经学过的知识,巧妙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不会适度拓展,而是死搬教条;只会教本课时、本单元出现的内容,书本上出现的课上一字不漏详细地讲解,要求学生全部掌握,而书本以外的,生怕学生不会掌握不敢拓展。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照本宣科,死搬教材。有的教师不能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完全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和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先教A板块的对话,再教B板块的生词,然后操练C、D板块的句型,接着学习E板块的短文,不会科学合理地重组教材。
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没有在教学中努力将“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使这些活动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要求,使学生既获得知识、技能与能力,又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三、教材运用和教学方法改进建议
笔者以为,要解决PEP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努力,即一方面改进教学方法,一方面在教材的运用上,要进行多方面的调整和改进。
(一)对教学方法改进的建议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对于课堂教学,我们所看重的,不是老师的精彩表演,而是学生的表现。在PEP教材的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为教学目标,以语言运用为中心,以“活动教学”为主线,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手段,以形象的图片、实物为辅助,力求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真实、平等、和谐的交流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直接法、听说法、功能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视、听、说、读、唱、玩、演等饶有趣味的活动中,自主地、偷快地学习英语,发展能力,维持兴趣,力求做到“开课能激趣,讲课蕴情趣,练习有兴趣,结束藏意趣”。
2、教学手段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PEP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在PEP教材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的记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如果教学时间比较充裕,学生的英语学习程度较好,我觉得在拓展部分可加人小组的故事表演,如“小蝌蚪找妈妈”等故事,不光让学生用所学语言说、演,而且能活用,让学生在参与、协作、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才华,让他们充满自信,感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