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第二、针对学情,调整变通。学生在学习每一新知前,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在他们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学习、思想方法,具备了一些必备的认知基础。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尊重并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原有认知,合理调整,充实教材。
2、增加教材内容,体现探索性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学英语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拓展其文化视野,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应进一步丰富英语的文化积淀,挖掘出更多、更好的英语文化背景资料。
例如,“Colors”单元,教材出示了“white,black, red,pink,brown,”等常用颜色单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颜色单词向学生渗透相关的英语国家文化的知识:如white在西方国家是“圣洁、高贵”的象征,而在中国则意味着“疾病、死亡”;不少颜色单词同时还是人的姓氏,像white(怀特)、black(布莱克)、brown(布朗)、green(格林)。此外,颜色单词还可组成一些有趣的习语,如black tea(红茶)、brown sugar(红糖)、low dog(卑鄙小人)等;在Culture单元,可以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如西方的Christmas与中国的the Spring Festival的对比,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展开讨论。丰富的文化知识渗透,使教材体系不断充实、拓展,从中让学生感受到了英语的美,英语的有趣,使学生更乐于接近英语。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穿插教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英美国家流行的英语儿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扩展了知识面。
3、调整教学活动,关注人文性
教学活动同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变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中不太适合的活动进行替换。例如:PEP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看图说话的活动。这种形式比较单调,教师完全可以创设真实的场景,将学生的学习用品藏在教室内,用“where is the…”提问,学生用“Is it in/on/under/behind…?”句型来猜。同样可以达到巩固应用“in,on,under”等介词的用法。在教家庭成员称谓时,可以增加“扮家家”或让学生自带家人相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等活动,从而对教材原有活动进行延伸。
新课程标准在原教学大纲对知识要求达到“理解、掌握、运用”的基础上,同时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它指出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体验,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因此,我们提供给学生的外部学习材料要体现探索性,给学生留有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探究的空间,把教材中的素材从原来供教师解释和分析转变为给学生讨论和探索,从而使知识活灵活现地被学生掌握。如教学“There is\are…”一节时,我们可以这样处理教材:(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课件出示1个苹果在桌上,1个西红柿在篮子里,引导学生说出句子:There is an apple on the table;There is a tomato in the basket。(2)变换课件,引入新知。将l个苹果、1个西红柿变成3个苹果、4个西红柿,引出句子:There are 3 apples on the table. There are 4 tomatoes in the basket。(3)小组讨论,探究新知。如:这四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区别在哪里?从这些区别中,你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以上教学案例遵循了“呈现情境一形成问题一建立模型”的一般学习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同时又给学生留下了极大的想象和探究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他们在自主讨论、合作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
4、调整教学顺序、突出整体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对教师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教材的整合,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而应立足于整体,可以拓展到一个单元、一册书,乃至整个PEP教材,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充分发挥整体结构的功能。如助动词在人称中的变化这一知识点,在PEP教材中出现“I like/don’t like…Do you like...?”后,可以考虑在下学期在学习 “She/He likes/doesn’t like…Does she/he like...?”这样安排,其优势在于分散难点,降低难度,但却减少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比,使学生出现助动词混用的情况,故我们可尝试将这两部分合为一个整体,并同时添加they,it为主语的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弄清规律,理顺规则,主动建构知识,形成互补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