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

2018-06-26 02:1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论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影像暴力在影像市场大行其道 ,既有其历史的渊源,人性
摘要:影像暴力在影像市场大行其道 ,既有其历史的渊源,人性的弱点等原因,又有人为的发掘和强化。就其形态而言,可划分为话语暴力、行为暴力和观念暴力,各有不同影响。应推行民族化的影像生产和艺术表现策略,高度重视影视文化安全 ,积极研究和防范影像暴力对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少年 大众的多种影响。

关键词:影像暴力 道德影响 反思与对策


  一、影像暴力及其历史文化考察
  按照《辞海》的解释:暴力是指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强暴行为。本文所论影像暴力,主要是指电影故事片和电视情节剧 中的暴力倾 向和对暴力的过份渲染 ,目的在于探求这种渲染对青少年道德培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1895年 ,当卢米埃尔兄弟把人类渴望和追逐数千年的视觉运动影像变为现实 以后,影像暴力就如影随形而至。卢米埃尔兄弟在用《火车到站》、《婴儿喝汤》记录生活原生态 的同时 ,即以《水浇园丁》开创了打斗片、追逐片的先河 ,提供 了展示暴力形态的初始模型。
  纵观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暴力史 。汤因比说 :“战争是人类暴力和残酷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民间的争斗 ,部族间的厮杀 ,城邦间的掠夺 ,黑帮火拼 、宗教冲突以及集团混战和国家战争,直到近现代的两次世界大战,暴力行为并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有所收敛,反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演绎得更加复杂化和立体化。人类似乎总有很多 内心的欲望、情感需要通过血腥的战争、暴力来宣泄。在西方 ,从古罗马斗兽场,古希腊、罗马的悲剧 到中世纪的骑士和骑士文学,再到意大利的黑手党,各类战争和文学 ,生活和艺术其实一直就是双轨并行,记 录和演绎着人类的心灵史 、情感史 。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在中国,自秦以后的诸侯纷争、农民起义等,就是一部部血淋淋的暴力史,但也成就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一些记录和反映其历史过程的文学经典 。由金庸 、梁羽生 、古龙开创的新武侠小说 ,堪称当代华人展示力量、暴力和塑造武侠人物形象的艺术精品。武侠片也就成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和贡献给世界电影画廊的一道风景。东西方各类新武侠的兴起,银幕因此成为“杀场”,让观众得以在战争以外充分享受和一睹战争或打斗的惨烈 、奇观和血腥。但另一方面,关于银幕暴力的“暴力程度”问题又一直是各个电影生产国所关注和争论不休的问题 。差不多每一个电影生产国都为此制定 了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电影生产史,也就是一部电影立法史。
  然而,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现实还是艺术,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观看行刑场面都是市民阶层 日常生活的重大“仪式”。“看客”们在这一“仪式”中获取新奇 、刺激甚至快感,也彰显 出人性 的弱点。随着历史文明的演进,特别是科技推动下的艺术对生活的高度逼真模仿,尤其是后现代科学和技术语态下的色彩学、多媒体立体声技术的发展 ,给宽银幕电影、立体电影 、触觉电影、嗅觉 电影、环型 电影、水晶电影等银幕展示暴力和血腥提供了更加充分的视听表现形式。当代社会 ,这种将肉体惩罚进行公众表演的场景早已退 出生活舞台。在法制社会的背景下 ,公民们在现实中并没有很多暴力行为。如果没有发生战争,终其一生也很少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观看到真正的暴力或惨烈场面,街头里巷偶尔发生的打架斗殴场景就足 以令多数人驻足观看,获取超越自己经验范畴的视觉信息和刺激。于是 ,电影和电视中的暴力场面就成 了在今天惟一能够以“仪式化”的方式“合法”表现和观看的暴力行为。照片、动漫、网络游戏和影视制作者通常会通过将暴力合理化和美学化,以使得影像暴力容易为观众所接受。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为此,作为生活在视觉时代的现代人,得以在高度“物化”的语态下用“合法”的方式来“观看”血淋淋的暴力场面。在影院里,在电视机和电脑前,在相册和书画里 ,都可以观赏到各种极富视觉 冲击力 的暴力影像。《新龙 门客栈》、《英雄本色》、《杀手里 昂》《英雄》、《十面埋伏 》、《夜宴》、《投名状 》、《集结号等,充分展现了后现代影像暴力和暴力美学的独特魅力。而“‘暴力美学 ’就是要发掘出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 ,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炫目的程度 ,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 。概而言之 ,影像暴力既有其历史的渊源人性的弱点等原因,又有人为的发掘与强化,从而使其成为愈来愈为社会所忧虑的一种文化现象。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