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利用GPS(RTK)进行工程放样、界址点测量及其精度分(2)

2013-08-26 01:00
导读:进行比较,看RTK的放样点位精度能否达到要求。 对于界址点的测量我们依然采取上述方法:先用RTK进行界址点测量,再用全站仪用一定的方法对界址点进
进行比较,看RTK的放样点位精度能否达到要求。

  对于界址点的测量我们依然采取上述方法:先用RTK进行界址点测量,再用全站仪用一定的方法对界址点进行测测量,最后进行精度分析。对于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与《地籍测量规范》中的规定值进行比较,看测量结果能否达到要求。

  通过对分析结果的对比,我们得出了RTK的测量精度是可以用于点放样、曲线放样及界址点测量的结论,这样我们不仅有了RTK测量的理论依据还具备了RTK测量的实践依据,也为以后使用RTK进行测量工作奠定了基础。

  由于RTK可以用于上述测量,我们以RTK的测量方法与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并通过对比说明RTK的特点。

  对于工程测量来说,工程放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较大的工程建设,含有大量的工程放样工作,放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能否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放样工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工程放样中的最基本的放样就是点放样。

  放样就是要求通过一定方法采用一定仪器把人为设计好的点位在实地给标定出来,过去采用的常规放样方法很多,如经纬仪交会放样、全站仪的边角放样等等,一般要放样出一个设计点位时,往往需要来回移动目标,而且要2 -3人配合操作。同时在放样过程中还要求点间通视情况良好,有时放样中遇到困难的情况会借助于很多方法才能实现,在生产应用上效率不是很高。如果采用RTK技术放样时,仅需把设计好的点位坐标输人到手簿中,拿着GPS接收机,它会提醒你走到要放样点的位置,既迅速又方便,由于RTK是通过坐标来直接放样的,而且精度很高也很均匀,因而在外业放样中效率会大大提高,且只需一个人操作。RTK工程放样与“经纬仪加钢尺”或“全站仪”放样相比,可以说是工程放样的一次深远的测量革命,它具有作业简便、直观、高效等诸多优点。

  地籍测量是精确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的位置,同时测绘供土地和房产和部门使用的大比例尺的地籍平面图,并量算土地和房屋面积。常规的测量方法(如用经纬仪、测距仪等)通常是先布设控制网点,这种控制网一般是在高等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次级控制网点;最后依据加密的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测定界址点的位置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符号绘制宗地图;这种测图方法不仅要求测站点界址点通视,而且要求至少2~3人操作,作业效率较低;而利用RTK技术不仅可以高精度、快速地测定各级控制点的坐标,甚至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测定界址点。采用 RTK技术用于地籍界址点测量,在宗地间指界过程中,就可以完成界址点的平面坐标数据采集,并能得到厘米级甚至更高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效益。

  1.3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的论述我们了解了GPS的产生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RTK的产生是GPS发展的最新成果,本章通过对RTK应用于工程放样中的点放样和曲线放样及地籍测量中的界址点测量的方按设计,说明了RTK用于上述测量的方法及如何对测量结果的精度进行检验。对传统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结合RTK的技术特点,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了RTK用于点放样、曲线放样及界址点的测量的可行性进行及优点,得出了RTK是可以用于上述测量的结论。

  第2章 RTK的基本原理、误差来源及作业过程

  2.1 RTK的基本原理、误差来源及作业过程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不到一秒钟。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可在固定点上先进行初始化后再进入动态作业,也可在动态条件下直接开机,并在动态下完成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在整周末知数解固定后,即可进行每个历元的实时处理,只要能保持5颗以上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则流动站可随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RTK 系统可应用于两项主要测量任务,即测点定位和测设放样。

  2.1.1 RTK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及工作条件

  1、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是以载波相位测量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的以载波相位测量为依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是GPS测量技术发展里程中的一个标志,是一种高校的定位技术。它是利用2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其中一台安置在已知坐标点上作为基准站,另一台用来测定未知点的坐标——移动站,基准站根据该点的准确坐标求出其到卫星的距离改正数并将这一改正数发给移动站,移动站根据这一改正数来改正其定位结果,从而大大提高定位精度。它能够实时的地提供测站点指定坐标系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RTK技术根据差分方法的不同分为

上一篇:浅谈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设计应用-机电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