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办学本钱的核算与控制(1)(2)
2014-01-22 01:28
导读:(四)按本钱习性,可分为变动本钱和固定本钱。变动本钱指办学本钱会随着学校学生人数的增减变动而发生相应增减变动的本钱。变动本钱总额与学校学
(四)按本钱习性,可分为变动本钱和固定本钱。变动本钱指办学本钱会随着学校学生人数的增减变动而发生相应增减变动的本钱。变动本钱总额与学校学生人数成正比例关系,学校人数增加则变动本钱总额也随之增加,而生均变动本钱在一定的办学规模时,是一个相对的常量。固定本钱是指学生数目在一定范围内增减变动时,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的常量,如固定资产使用费、修缮费、行政治理费和其他一些数额保持相对不变的本钱。生均固定办学本钱与学生人数成反比例关系,即学生人数增加则生均办学固定本钱就减少。把办学本钱按其习性分类,有利于对办学本钱进行猜测和决策,是本钱控制与治理的重要指标。
(五)按办学本钱所耗资源的性质,可分为资本性本钱和经常性本钱。资本性本钱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有用于资本性支出而应分期计进办学本钱中的那部分开支,比如固定资产使用费,在学校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情况下,这是一个相对不变的常量。经常性本钱是指为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而必须支付的各项日常开支,如支付的工资用度,水电费,交通、通讯、电信费,购置的日常消耗办公用品、材料、教学用材料,科研经费,实验、实习、教辅用材料以及其他零星开支等。
二、独立学院的办学本钱核算
独立学院具有企业和高校的双重性质。独立学院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和高校办学的具体业务情况实行办学本钱核算。独立学院只有建立起完整的办学本钱核算体系,才能为本钱控制提供其所需要的数据参考。
独立学院办学本钱核算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1)确立办学本钱计算对象。独立学院应以各系、部、处、室来汇集办学用度,以各系各届各专业的毕业生为本钱计算对象。也就是说,在进行本钱核算时,要以专业年级来开设本钱明细账,回集各专业各学年的办学用度,把公共性的用度采用适当方法分配计进各本钱计算对象,先计算出各级各专业各学年的办学用度,在各届各专业毕业时将其4年的办学用度汇总就可以计算出办学本钱。(2)以学年度为本钱计算期。根据学校的工作和业务特点,应以每年的8月1日到次年的7月31日作为一个本钱计算期比较合适。学院治理部分根据学年度报告资料,更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安排和布置,而年度会计报告是国家有关治理部分要求必须要上报的会计资料。(3)以本钱的经济内容作为办学本钱的核算项目。按照办学本钱的经济内容有工资、公务费、业务费、折旧费和修缮费。这样设置本钱项目,与我国高校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的预算科目相吻合,可以提供便于办学本钱分析和控制的信息,公道调配学院有限的办学资源,进步资源的利用效率。(4)要正确处理好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关系。笔者以为独立学院实际上就是投资者在投资办教育,很大程度上具有企业性质,应该根据学校的业务特点和企业会计制度来进行会计核算。如计算办学本钱,核算办学利润;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办学本钱;在权责发生制下预提、待摊用度,还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还有各种用度的回集与分配,也得参照企业会计方法来进行。(5)设置办学本钱明细账,计算办学本钱。以专业、年级开设办学本钱明细账,按月编制经费开支明细表,年末根据各月明细表和账簿资料编制高校会计制度规定的报表资料。(6)每年7月底计算办学本钱,根据办学本钱计算单和本钱明细账,编制办学本钱报表,为学院治理者提供各种有用的办学本钱资料。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独立学院办学本钱有效控制的途径
(一)编好预算,制定办学本钱定额。在当前业已形成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收进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编好独立学院的财务计划,制定出科学公道的本钱定额,是有效控制独立学院办学本钱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的预算包括综合预算、部分预算和分项预算;各种预算的编制,可采用零基预算法进行细编;各类支出数据定额的确定,可以参考过往年度的历史数据,取消过往那种简单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预计变化情况以及轻重缓急程度来重新测算各项目或指标的支出需求。学院的财务预算和定额一旦确定,原则上不能轻易变更;对于计划列支之外的项目,为保证计划的严厉性和有效性,必须经过院办公会讨论,院领导集体研究且批准同意以后,方能列支;不断完善学院的预算、跟踪、分析和评价系统,形成独立学院财务治理、本钱控制的有效治理机制,进步资金使用效率,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根据预算和本钱定额,对每月各职能部分经费开支的实际情况实行跟踪,一方面可以检查、分析和评价各职能部分预算定额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增强学院各部分、阶层的本钱治理和控制的理念,同时对日常经费开支所出现的偏差及时予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