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探析(3)
2014-08-26 03:05
导读:创新型企业文化是指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创新理念已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人们坚信只有创新,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企业管理 人员十
创新型企业文化是指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创新理念已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人们坚信只有创新,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企业管理人员十分注重创新,并不断倡导创新,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都积极创新,敢于进取,敢冒风险,创新思想已渗透到企业人员的意识深处,并内化为企业员工的行为习惯。从国内大部分企业来看,创新型企业文化在大部分企业中还处于弱文化地位,企业没有典型的可以指导员工创新行为的创新文化氛围。企业的文化现象大多来自于社会文化,特点不鲜明,主题不突出,导致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超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而且大多创新型企业文化影响力还不是很强。一方面存在企业文化过于偏重秩序型,而遏制了企业创新性的发挥问题;另一方面存在过于松散,各自为政的倾向,没有了团队精神,难以形成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对于创新型企业应认真研究自身特点,培育出宽松有度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增强创新力,形成竞争力,在市场中成为优势企业。
2.3 缺乏风险防御体系作保障
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不是单一风险,而是风险的组合,包括环境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环境风险是指企业外部因素的变动趋势与企业的发展要求存在差距。与企业相关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政策、法律、道德、心理、社会舆论、价值取向等。这些因素具有自身变动的规律和要求,容易与创新特性相冲突,从而对创新型企业产生消极影响。技术风险是指任何一项技术都存在被新的技术替代的可能。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将使创新型企业的巨大投资无法收回。市场风险是指基于新技术的产品和服务,并不立即被市场所认可与接受,由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惯性和定式,不仅存在一个被市场认可和接受的过程,而一直存在被市场拒绝的可能,正因为其新,被市场拒绝的可能性更大,一旦无法融进市场,则创新型企业的价值和利益就得不到体现。管理风险是指创新型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组织结构的相应转换,这意味着对企业成员权利和利益的调整,会引起抵触和矛盾,使创新型企业陷入“内乱”而不能自拔。
2.4 缺乏创新型环境作支撑
创新型企业表现出较强的活力和创造力,而环境的因素相对比较稳定,这使两者之间易于发生冲突,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要求突破现有限制,但现有环境的稳定性使突破并非易事:其二,环境的变化有其自身规律,其变化方向并不一定能够保证与创新型企业的要求相一致;其三,环境因素的变化主要特征是渐进性的变化,创新型企业如果缺乏战略眼光,陶醉于一次创新的成功,而忽视持续创新能力的提高,就可能被变化的环境所淘汰。从长远来看,创新型企业代表未来的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方向,环境因素的变化要与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要求相协调。但是从短期来看,创新型企业与环境时有冲突发生,如果创新型企业不能协调与环境的关系,就有可能陷入困境之中。
3 加强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创新型企业实质上是创新型人才的组合体,其拥有创新型人才的数量和层次直接决定着企业创新的实力,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更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结合实践,加强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建立竞争性的薪酬制度
薪酬是竞争中的重要要素,如果竞争对手高出一筹,那么这个企业将面临困难。在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中,创新型人才的实际收入却很低,与他们为企业所作的贡献和价值极不相称,这样严重地影响了他们为企业贡献智力资产的积极性和继续留在企业的信心。对于创新型企业,要参照人才市场制定相应的分配标准:在企业内部各成员之间则需要拉大收入差距,建立公平的工作评价体制,严格按贡献大小、技能高低确定个人的工资待遇,杜绝过去那种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采用灵活的分配制度,对于极其重要的高层次人员采用议酬方式,对于重要岗位人员在考核基础上待遇倾斜。只要制度合理,运作适当,虽然薪酬水平低于外界平均水平,也能凝聚大批高素质人才在企业积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