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探析(4)
2014-08-26 03:05
导读:3.2 建立包容性强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创新和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企业参与市场高层次竞争的法宝。企业文化对创新型人才的保持和发展的作
3.2 建立包容性强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创新和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企业参与市场高层次竞争的法宝。企业文化对创新型人才的保持和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优秀企业文化所建立的共同愿景,将能吸引、凝聚和激励各类人才。同时对于企业来讲,留住创新型人才并使其能力最大限度地释放,则需要创建适合创新型人才发展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除了能够将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统一起来以外,还应具有如下的特点:一是宽容失败的文化。创新的过程充满了失败和失误,因此,容忍失败的企业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缓解创造失败所造成的负罪感、紧张感。二是竞合的文化。竞争与合作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竞争,创新与发展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合作,创新与发展又会陷入机械和僵化。唯有在竞争中的合作和在合作中的竞争,才能保持最大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创新型企业应创建一个创新求异、宽容失败和竞合适当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创新型人才才有了生存的“土壤”,企业才能紧紧吸引住创新型人才。
3.3 提供充分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山嘉宽曾说过,“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本身”。特别是创新型企业职工更关心工作本身是否有吸引力,在工作中是否有无穷的乐趣,在工作中是否会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工作是否具有创造性、挑战性,工作内容是否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在 工作中能否取得成就,获得自尊,实现自我价值。在创新型企业中,如果没有适当的工作可做,发挥不了自身的专长,再高的物质待遇也难以把人才留下来。创新型企业的工作性质、抽象目标不具体,一定要围绕组织目标进行目标分解,开展工作设计,使每项工作的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有扩大空间;工作方式宽松,充满信任;在工作的安排由技术人员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力应标,设立委员会根据工作指标进行评标,最终确定分项工作的负责人。创新型企业老板除了应给予创新型人才一定的培训机会外,还应指导创新型人才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企业再提供一定条件与创新型人才共同努力来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的实现。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4 营造令人愉快兴奋的工作环境
在企业中,尤其是在创新型企业中,起关键作用的人员是一小部分骨干分子,那么余下的一大部分人员如何看待他们?是否能营造出一个崇尚成绩、公平竞争、尊重专家的工作环境,对激励这部分人员非常重要。这里所指的“32作环境”,是“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综合。“硬件”包括物质报酬、办公设备等。创新型企业应该倡导“以人为本”的办公设计理念,对办公桌、办公椅是否符合“人性化”和“健康”原则进行严格审查。相对“硬件”而言,“软件环境”则包括领导对创新型人才的信任,领导对创新型人才真诚的关怀与尊重等等。企业要想留住创新型人才,应营造一个关心人、爱护人、安慰人、激励人和充满亲情温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将管理触角深入到创新中!人才的生活领域,深入到家庭和情感中。企业应全面关心创新型人才的身心健康和机能的正常发展,使其在工作中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在生活中体会到家庭的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新能力,并尽职尽责地为本企业服务。
3.5 建设勇于创新的企业家队伍
企业自主创新与每个职工都有密切关系,职工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企业更是如此。但是,由于岗位不同,工作性质不同,不同职工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也大不一样。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创新型企业的成败。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可以采取以下途径:一是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主的企业家业绩考核标准。企业家业绩考核标准必须适应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的新形势,把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考核企业家的主要标准。二是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用职业化企业家逐步取代官员化企业家。应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改变企业家的行政配置方式,促使“官员化企业家”走向职业化。制定出企业家的资格确认、聘用、考核、监督的制度。并逐步推行企业家市场化,让企业到市场上去选择经营者,选择高级经理人才,让高级经理人才在竞争中找岗位,形成企业与高级经理人才双向选择的新机制。三是完善目前的企业家收入分配办法。企业家的收入应体现社会对其劳动价值的承认,应根据企业资产增值、利润增长和其任职契约来支付,使企业家的收入成为独立的经济收益和风险收入,并通过年薪制等办法将收入落实到企业家手中。四是努力营造优秀创新型企业家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是一项
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企业家的自身努力,更需要政府的重视及全社会的支持,特别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