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企业加工本钱控制的难点分析(1)(3)
2014-10-16 02:10
导读:体制的题目 目前 ,我们的企业存在着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的通病,由于考核责任的不落实,使企业成为“无主企业”,在治理上不是以规章制度为惟一的
体制的题目
目前 ,我们的企业存在着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的通病,由于考核责任的不落实,使企业成为“无主企业”,在治理上不是以规章制度为惟一的依据,很多情况下人情在治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左右了治理的严厉性。而本钱治理,前面讲到是一个系统工程,几乎与每一个职工都是相关的,只有每个职工都能认真对待,才有可能把这项工作搞好。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个人的利益关系,使得股份公司、分公司和个人都能在降低本钱的过程中得到实惠,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共同为降低本钱出谋划策。
另一个题目是治理机制,由于目前财务部分不是独立于企业利益之外,使财务部分出具的 会计 数据经过了人为的“调整”,不能真实地记录、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在用度控制上不能真正发挥监控的作用,造成用度的失控。
通过严格的用度预算和严密的考评体系来解决第一方面的题目,通过总会计师派出制的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后一个题目。
经营环境题目
目前企业在控制本钱中,可控用度所占比例很低,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是指前面提到的在生产交付之前已经决定了的本钱,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某些地方政府特别是 经济 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地方政府把我们的企业当成摇钱树,征收各种名目的用度,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诸如河道治理费、自建码头的港建费、排污费、安排地方职员等,很多用度是与企业无关的,但为了搞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企业不得不缴纳这些用度。
另外,随着 社会 保障体制的逐步完善,住房、医疗改革陆续出台,无形中也加重了企业的本钱负担。
对于前者,我们要据理力争,尽力做好地方的工作,能不交的不交,能少交的少交,能缓交的要缓交。同时及时向总部反映,通过总部与国家有关部分协调。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对于后一个题目,我们仍然要从减少职员数目这个角度往考虑,这种用度多数是以上年的工资为基数的,只有加大用工制度的改革力度,把用工人数降下来,相应的人工本钱才有可能在不 影响 工作质量的条件下得到降低。
职员素质题目
这里说的职员素质主要是指三方面,第一是职员的思想素质题目,企业的部分职工思想觉悟不高,出于个人利益,不但不考虑如何降低本钱,还会出现趋小利而忘大义,吃回扣、以次充好,采购价高质差材料的事。第二是职员的业务素质题目,由于企业重组,财务职员很多刚刚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缺乏应有的熟悉,无法与专业技术职员沟通,使本钱治理流于表面,仅能起到事后反映的作用,既不能事前控制也不能事中控制,更无法追究责任。同时,随着股份公司的改制,财务职员的数目相对不足,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加班加点已成为习惯,缺乏必要的岗位培训也成为制约财务职员进步素质的一个主要题目。第三是观念更新题目,由于特殊的 历史 原因,我们企业的治理者多数是从生产一线走到治理岗位的,从观念上还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
所以,应为企业的有关职员提供更多的 学习 机会,以逐步进步治理能力,转变意识和观念,使之适应市场化的企业运行方式。
治理本钱过高的题目
治理本钱过高一直是困扰国有企业的题目,这里所说的治理本钱并不单纯是指治理用度,而是广义的治理本钱。据我们了解,某企业为了学邯钢,要搞班组核算,在所有进出装置的物料管线上加装了质量流量计,可谓专心良苦,但降低本钱效果并不好,每年为此增加的折旧、修理用度远远大于所降低的本钱。因此,我们说本钱控制应该遵循重要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即为推行本钱控制而发生的本钱不应该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利益。很多企业在前些年开展了全面质量治理工作,由于基础工作不到位,这些治理工作并没有解决根本题目,仅仅是增加了开支,加大了本钱。如何不走过场,脚踏实地地做好本钱控制工作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