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人本治理:一个需要澄清的理念(1)(1)(3)

2014-10-20 01:14
导读:最后,能本治理由于物化了人的本质,忽视岗位对人的其它个性特征的要求和群体结构对群体工作效率的影响,片面夸大能力因素,这与当代治理的个性化


  最后,能本治理由于物化了人的本质,忽视岗位对人的其它个性特征的要求和群体结构对群体工作效率的影响,片面夸大能力因素,这与当代治理的个性化趋势更是背道而驰。

  诚然,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治理中员工的能力开发与使用将越来越重要,但人并不仅仅是能力的载体,能力发展也不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最本质和最激动人心的方面,能本治理不可能成为人本治理发展的未来,更不可能成为新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治理观。假如实际领导者对此熟悉模糊,歪曲或片面理解以人为本这一新的治理理念,那将会阻碍我国治理的科学化进程。治理是立国之本,人本治理是现代治理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

编后

  “能本治理”思维的哲学缺陷

  章凯博士在他这篇“人本治理:一个需要澄清的理念”有一个很有价值的思想,在于他看到了在西方人对治理研究中,始终没有把人性假设建立在科学、全面的理论之上的。因此,西方人的治理理论体系也是“丛林式”的诸侯理论。改变这一状况的工程无比宏大,暂且放下不提。应当提出的是,我们中国人接受了这种先天不足的思想方法,再加上中国传统思维的习惯影响,不少中国学者很轻易产生出试图建立起各种“新治理理论体系”的动机来,文章中提到的“能本治理”就是一例。

  治理学的现状,也着实地让学者们心急如焚,但是要建立大工程就一定要找好地基,在不确定的基础上冒然动工,那么工程的学术寿命就实在堪忧。即如“能本治理”,就有科学主义进进治理理论殿堂之嫌。在“能本治理”的理论背后,冥冥中有一位无所不能的智者或先知,能够将人的各种能力加以科学分类,而且能将各种能力予以量化,还能对社会中的各种治理对象(社会、宏观经济、企业、工程项目、岗位技能以及它们今后的发展方向)了解得一清二楚,然后再把“能力”者与这些治理对象逐一对号进座。诚如此,也能做到野无遗贤、人尽其才,分配上也就真正实现能“按能分配”了。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但是这一理想主义的尽妙方案由谁来贯彻实施呢?实施者怎样地来到人间,或者说他是由谁来培养教导呢?他所实施治理的那个依据,所谓“能本治理理念下能级治理制度”又是怎样被制订出台的呢?“能本治理”论者给我们引进了一个由更不确定因素所组成的黑洞里往了。应当肯定探索者们的态度是认真的,但是探索者在探索之前应当先选好思维的基点,选好掘进的工具。假如那个基点已被实践证实为不存在或不现实,那个掘进的工具在几百年内无人能把握,那么那个假设以后的事情再美妙也是没有价值的东西。

  编者在编辑过程中虽无法完全领会诸位学者高深的论理(由于究竟不是专业治理学术家)但能在诸多稿件中感到各种论述的出发点有所不同,思维方法也各不一样,因此,在此时以编者名义发表的一些支言片语也只是一点感想而已,并不以是非对错决定稿件取舍。相反,只要言之有理,不同看法之间的争论正是使治理理论能向前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欢迎读者也参加进这个论题的讨论中来。编者固然时不时地插上一嘴,实在也只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发出的一管之见。

上一篇:领导变革,建设优秀团队(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