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从根本上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左”倾机会主义实质,就是不能解决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的两个转换问题。他们没有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更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他们只知道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其些原则,硬在中国这个没有多少工人阶级的国家,开展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起义,最后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这个历史教训是值得深思的。
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大大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对中国和世界已经产生并会继续产生深远的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是如此有威力吗?我们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威力不仅来源于它的科学性和阶级性,更来源于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谓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归根到底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的两个转换:指导阶级斗争的马克思主义转换为指导中国民族解放斗争的马克思主义;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转换为以农村斗争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的基本模式。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 (1921年1月-1937年6月) 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页。
[2]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515页。
[3]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1921年1月-1937年6月)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97页。
[4] 《瞿秋白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第35页。转引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14页。
[5] 转引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16页。
[6] 斯诺:《西行漫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1页。
[7] 《董必武谈中国共产党第一全国代表大会和湖北共产主义小组》,1971年8月4日。转引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17页。
[8] 《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109-110、112页。
[9] 《关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几个问题》胡 绳《新华文摘》1990年12月号52-54页。
[10] 参见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99-402页。
[11]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417页。
[12] 转引自宋庆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历史关系》《人民日报》1956年11月3日。
[13]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96页。
[14] 转引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 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8月北京第1版,第32页。
[15]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367-368页。
[16]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1937.8-1942.12)人民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1版,第339页。
[17]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521页。
[18]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5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