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青年马克思与青年恩格斯的学术关系_政治毕业(2)

2013-05-22 01:29
导读:知识 界非常薄弱的研究领域。青年黑格尔派和共产主义者对英国和法国主导的这一研究领域要么不甚了了,要么完全无知。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文献的熟
知识界非常薄弱的研究领域。青年黑格尔派和共产主义者对英国和法国主导的这一研究领域要么不甚了了,要么完全无知。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文献的熟悉及展现的分析专长远远超出了当时马克思所达到的程度。《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是资料性的但却是无情的批判性探讨,对马克思有极大的吸引力。马克思后来特别提到他和恩格斯马上就不断通信交换意见。
    而最重要的是,1844年初马克思对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所作的摘要以若干压缩的短语(私有制、商业、价值、竞争等)[5] (P3)预示了他终生工作的航向。马克思在读过恩格斯的经济范畴批判梗概之后,马上就论述了自己的政治承诺(代替资本主义及相应不平等体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研究主题(政治经济学)、研究纲领(对政治经济学范畴作批判性考察)以及叙述的出发点(商品概念的价值理论)。卡弗还具体考察了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及《资本论》的影响。比如,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所讨论的“矛盾 ”后来在《资本论》中得到更具体的探讨;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要做政治经济学家未能做到的事情,即考察政治经济学家的理论前提,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则试图挖掘隐藏在资本主义经济现象下面的东西;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导论之后的话题就是马克思《资本论》一开头讨论的话题。恩格斯的话是:“‘国民财富’一词是由于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竭力概括才初次出现的。只要私有制存在一天,这个用语便没有任何意义。英国人的‘国民财富’很多,但是他们却是世界上最穷的民族。必须完全抛弃这个用语或采取一些使它具有意义的前提”。[4] (P600)马克思的话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6] (P114)此外,恩格斯对其他范畴的分析如“地租”、“资本的利润”和“工资”成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进行分析的三个范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的论述,以及《资本论》中对商业危机原因的分析、关于按计划对生产进行有意识调节的思想、关于科学的运用所引起的技术变革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的思想等,都可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找到源头。卡弗说,一旦有了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剥削理论,那么甚至可以把《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后半部分看作是《资本论》第1卷的纲要。实际上,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后来还成了马克思《资本论》的副标题。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从另一条道路(参看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在卡弗看来,恩格斯所走的另一条道路对马克思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恩格斯是“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来考察当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对马克思来说,《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著作向他呈现了另外一个世界:议会对济贫、工厂状况以及童工问题的调查;激进英国报纸先驱性的新闻写作;当时对无产阶级生活的各种考察。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马克思当时正在钻研的经济理论著作的世界。卡弗指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与《资本论》第1卷有许多共同的资料来源,包括:童工调查委员会报告、皇家工厂视察员报告、英国议会议事录、激进和官方的期刊。马克思在19世纪60年代比恩格斯在40年代有更多资料来源可用,但两者所运用的方法及所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10次引用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
    在卡弗看来,如果说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展是并行前进而恩格斯稍稍领先一步的话,那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期恩格斯所阐发的许多思想则预示了马克思后来思想发展的方向。马克思1864年在给恩格斯的信中也承认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7] (P410)尽管人们普遍承认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马克思的影响,但很少有人对这种影响作进一步深入系统的考察。卡弗所作的工作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尽管其结论我们未必能接受。
    “对立论”者通常认为,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中的思想与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有很大差别,特别是恩格斯太强调技术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技术统治论者。卡弗尽管是“对立论”者,但在该问题上却独树一帜,认为《共产党宣言》虽出自马克思之手,但其基本思想却是恩格斯的。具体来说,《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更多的是出自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关于英国和德国工业发展的材料,恩格斯《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中对阶级斗争在政治上的强调,以及1844年初恩格斯关于“英国状况”的几篇文章。关于社会主义那一部分则与恩格斯翻译傅立叶的著作片段、反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文章以及由他倡议并与马克思一起计划出版的“外国杰出的社会主义者文丛”的工作有关。《共产党宣言》的通俗化程度也与《在爱北斐特的演说》非常接近。而马克思发表在《德法年鉴》的文章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所展示的深奥思想并没有在《共产党宣言》中得以体现。马克思所作的最多是编辑性的工作,甚至连“共产党宣言”这个名称也是恩格斯向马克思建议的。[8] (P123)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卡弗还指出,《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资产阶级的性质与起源,它对从前社会关系的影响,它在使生产机械化并改变劳动条件方面的作用,以及资本主义生产的专横特征等,都是对恩格斯早期文章的翻版。在马克思的早期著述中,这些新现象没有像在恩格斯著述中那样以详尽但却气势磅礴之势得以阐述。相反,马克思早期著述中关于异化和解放的思想以隐晦的形式体现在《共产党宣言》中。
    除此之外,《共产党宣言》中的有关段落可以追溯到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关于自由竞争的论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关于家庭的论述,《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中关于废除私有财产的论述。在这些问题上,恩格斯都以马克思所没有的方式阐发了自己的思想。关于资产阶级从封建社会内部的历史发展是恩格斯当时所关注的话题。《共产党宣言》直接以阶级斗争问题导入,这也是恩格斯革命政治观点的特征,因为在和马克思巴黎会面前两年恩格斯就已经明确提出英国革命不可避免的论断。《共产党宣言》的体裁以及鼓动性的风格更接近恩格斯的作品,而不是更接近于马克思理论上更专业从而政治影响更有限的作品。《共产党宣言》是在恩格斯试图草拟一个共产主义者应该遵守的纲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马克思当时的精力主要放在阐明每个人都应避免持有什么样的观点问题上。总之,就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资本主义在英国的当代作用以及对阶级斗争决定性的政治强调而言,《共产党宣言》与恩格斯著述的关系更为密切。
上一篇:浅析马克思主义史学对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_政治 下一篇:没有了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