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放权:县级政府管理模式创新
政府系统内不同层级间行政权力的重新分配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不在政府系统本身,而在于政府系统与其外部关系的重构,在于其功能的更有效发挥。在现代,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产品与公共服务,以及管理方式的民主化、人性化,是政府存在的合理性的最基本依据。因此,向上要权只是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县级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起点而非终点要实现县级政府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民主化上级政府下放给县级政府的权力,必须根据各县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地归还给社会,以建构服务型政府的方式实现县级政府功能的最优化。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如果将浙江省强县扩权举措的出发点与积极功能局限于政府系统内部行政管理层级的变化而不是功能的优化,无疑将是短视的和错误的。这次强县扩权改革与浙江省其它方面的“松绑”政策是同源相生的;比如浙江省2003年出台了规定,今后在浙江,民营资本将可以进入绝大部分领域;社会性项目将以“登记制”代替沿用多年的“审批制”,“24小时完成登记,零收费”。萧山的官员说:“我们的工业企业99%是民资、外资。民企投资用的都是自己的钱,原来的审批制度下,政府要代他们进行决策,存在失位、错位和越位等诸多问题。”而现在省里、县里能放开的,都已经放了。浙江省委的一位官员指出,强县扩权政策归结为一点便是:最大限度地扩大经济自由度,解除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政策性约束。在目前的行政区划框架下,县级政府继续扩权的空间不大,第二次扩权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促进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相对发达的民营经济是浙江省相对于其他沿海发达省份的一大特色。本土化程度较高的民营经济使得浙江省经济强县相对于其他外资主导型或国有资产主导型的发达地区而言,有更加突出的化特征和更加鲜明的地域范围内民众权利与利益代理人的身份特征。鲜明的市场化特征使得浙江省经济强县对扩大经济自由程度、解除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制约的要求十分强烈,而鲜明的代理人身份则使县政府将上级下放的权力再下放给微观主体的压力和动机十分强大、强烈。“省里给县里多大的场子,我们就能摆多大的筵席。”县领导给当地企业的这句承诺显示了浙江经济强县将向上要来的权力再下放和建构服务型政府的决心。
服务型政府的建构要求县级政府增强其对县域内微观主体的要求的回应性。即县级政府必须对辖区内民众的要求做出及时而负责的反应,不能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这既是前一要求的延伸,也是提高政府效率的必然要求。县级政府在政府系统中的层级定位与基层 大学排名
联系最为密切同时功能最全面的特征,使得县级政府具有增强回应性的最为现实的迫切性与可能性。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要求县级政府认识到政府管理的有限性和社会团体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必然性。现代民主社会要求各级政府把原来由它们掌控的部分权力归还给社会,把原来由他们承担的部分责任转移给社会。在现实政府管理过程中,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志愿性团体正在行使和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原先专门属于政府的权力与责任。一言以蔽之,与社会共享公共权力是对政府管理民主化的必然要求与趋势。作为与社会联系密切的一级行政机构,县级政府最有可能在实践中创新出一种与社会共亨权力、国家社会关系良性互动的公共管理模式。
服务型政府的建构要求县级政府增强政府管理的有效性,负有采用新的技术与方法对公共事务进行更好的控制与引导的责任。民众对政府服务有廉价、高效的必然正当要求,作为与民众联系十分密切的一级政府,县级政府必须廉洁、勤奋、尽职尽责,不断探索管理方式的创新与新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