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的几点思(2)

2013-06-10 01:04
导读:二、正确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在内容上的科学性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二、正确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在内容上的科学性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是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的新课题而奠定自己的地位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解决了怎样争取独立和人民解放以及建立主义制度的历史课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它们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振兴中华的奋斗目标,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足中国实际进行理论创新,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深刻我们党八十年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社会主义进行深层思考后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总结古今中外政党、团体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它主要从三个方面回答了“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我们的党”的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回答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所指出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不能切断三者的内在联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在内容上不是孤立的,还应该包括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马克恩主义的其它贡献,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科教兴国战略和科技进步动力论,以“讲学习、讲、讲正气”来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等等,这些既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恩想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其具体体现。

  三、具体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在操作上的合理性

  1、要分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的一般和重点。从一般意义上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是指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堂,要多门渗透,在各门理论课中都要体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精神。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编写的在六门课中贯彻江泽民“七一”讲话的教学建议和《教学指导》,就体现了这一精神。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应注意各门课合理分工,各有侧重,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和疏漏。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党的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充实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揭示的党的历史使命与辩证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充实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求的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的深刻认识为切入.占、,充实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对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为契机,充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在各门课的讲授中部要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内涵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阐明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重点意义上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最主要的是进邓小平理论概论的课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临共同的时代主题,均产生于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二者之间有更紧密的内在联系,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首先体现为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几乎可以渗透到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每一个章节中。在教学实践中,又可以分重.占、章节和一般章节进行联系。重.占、章节重点联系,一般章节一般联系。集中讲授则应放在“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章。在适当的时候可开设“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重要思想”课程或单独开设“江泽民重要思想”课程。

  2、重在领会和掌握其精神实质,防止教条化庸俗化的倾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在出发点和指导思想上应特别注意的是要着重教育学生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想体系,避免和防止教条化和庸俗化的错误倾向。同马克思主义的其它科学理论形态一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的理论品质。它的出发点首先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戍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些是进课堂的关键和首要之处。因而应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内容的学习和精神实质的把握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内涵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学习我们党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理论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要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与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要防止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条化和庸俗化的错误倾向。如果将之教条化,仅仅局限于条条的照搬和字面的注解,而忽视了对精神实质的把握;如果进而将之庸俗化,以为可以取代其它思想理论而包医百病,就不仅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也违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的精神,还违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的初衷,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上一篇:关于提高党校政治理论教育效果必须坚持四个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