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中国古代功利学派的伦理思想探析(5)

2013-07-11 01:19
导读:4.中国古代的功利思想多出现在动荡,矛盾尖锐,需要社会改革的时期。功利主义往往是社会变革时期兴起的价值观,相对于道义思想主要是稳固现有的

  4.中国古代的功利思想多出现在动荡,矛盾尖锐,需要社会改革的时期。功利主义往往是社会变革时期兴起的价值观,相对于道义思想主要是稳固现有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纵观社会,社会一旦出现动荡,传统的社会秩序就会成为社会改革的阻碍力量,而代表潮流思想的功利主义就会登上历史的舞台,功利主义就是冲破旧的束缚,功利主义主要是为了追求现实的价值利益为目标,能在短时间内能改变社会的窘态。功利主义在社会改革时期往往会成为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得到提倡和推广。社会再次进入到稳定时期后,功利主义思想又会沉寂下去,道义论就又会以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统治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5.中国古代功利主义思想家大都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理想,在人生态度上,都主张人生在世应该建立功业,应该以天下为志。他们以“民为邦本”为出发点,以“富民爱民”为落脚点,以对人民是否有利作为判断人们行为是非善恶的唯一标准,不仅提倡为国为民的思想,而且大多身先士卒加强道德的修养,呼吁统治阶级进行社会改革,并积极地投入到时代的改革之中。

  中国古代的功利思想为公的义利观要比西方社会的功利思想更为合理,对于今天的社会建设都有借鉴的地方,但仔细分析,因为没有形成社会的主流思想没有形成系统的思想体系,所以中国古代的功利思想也存在自身的不足之处:

  1.中国古代的功利思想多是抽象的自然人性论,都缺乏实践和现实的理论品格,功利思想大多比道义论更具有感性的魅力,实际上都是超社会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求得“天下之利”是不可能的。作为获得利的手段和准则的义也表现出同样的抽象性,与道义论在义上的对立,只有形式上的意义。

  2.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的重义轻利道德观在思想领域占居主导地位这种道德观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历代统治阶级从自己政权的长治久安出发,充分肯定儒家的重义轻利道德观,极力排斥重利轻义的功利主义道德观,致使功利主义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3.中国古代功利主义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是在个人利益没有引起社会应有重视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对待公利与私利关系上,它过多强调公利而忽视个人利益,在肯定人的欲求合理性的同时,又主张人们的俗求应该保持在维持生命的最低限度之内。这种观点不仅自相矛盾,反映了小生产者易于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保守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

  4.古代功利主义虽然与儒家的道义论相对立,这种对立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并不具有道德革命的性质。它虽然强调利的重要,提倡重民利、公利,但又主张用道德的作用来调节义与利、公利与私利、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甚至主张用道德来解决一切社会弊端以缓和阶级矛盾。这就说明古代功利主义者并没有摆脱儒家道德决定论的束缚,夸大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上一篇:试论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价值关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