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壮族凤图腾的演化看壮族先民思想观念的转(2)

2013-07-16 01:04
导读:(三)鸟崇拜向鸡崇拜的转变 壮族先民鸟图腾崇拜向鸡图腾崇拜的转变与他们生活的自然是分不开的。壮族先民生活在我国岭南地区,属亚热带与热带,这是

  
  (三)鸟崇拜向鸡崇拜的转变
  壮族先民鸟图腾崇拜向鸡图腾崇拜的转变与他们生活的自然是分不开的。壮族先民生活在我国岭南地区,属亚热带与热带,这是最适合鸡类生长的地方。鸡图腾是鸟图腾的衍生物,我们可以从与壮族有着血缘关系的布依族的占歌《造万物》中看出:“原本没有鸡,鸡在蓝天上。……鸡随大雨落下来……落来三双六个蛋,落来三双六只鸡。……一只落在荒坡上,它变成野鸡。”“鸡在蓝天上”,说明鸡的原型是鸟,后来壮族先民把从天空中落下来的鸟驯化成鸡而已。鸡属家养禽,它和壮族先民的关系更为亲近,他们可以从鸡那里得到更多的实惠。鸡同时具有“报时”的作用,日出而鸡鸣,《说文解字》云:“鸡,知时畜也。”于是由鸟图腾崇拜发展到鸡图腾崇拜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壮族先民的民间故事中,鸡与太阳紧密联系在一起。太阳之所以能够普照大地,庇护子民,很大一部分是鸡的功劳。《侯也射太阳》《公鸡叫太阳》、《鸡冠花》等民间传说。都讲述了一个情节类似的故事:原本天上有多个太阳,给人们带来极大痛苦:大地如火炉、河流干涸、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这时英雄出现了,射落了多个太阳,但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剩下的惟一的太阳再不敢出现了,天地又陷入了一片黑暗混沌之中。鸡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是它把太阳重新唤了出来,人们的生活恢复了正常,是它给大地重新带来了光明。在先民的原始思维中,鸡并非一般的动物,而是与太阳紧密相连的神物,乃“重明之鸟”,对它崇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壮族先民眼中,鸡能占卜吉凶,驱邪避害,是他们的保护 神,壮人的“鸡卜”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鸡卜有着悠久的,古籍中关于壮族先民鸡卜的记述很多,最早可追溯到《史记·孝武本纪》:“是时既灭南越,越任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至百六十岁。后市谩怠,故衰耗。’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说:壮人“丧葬用五行,以鸡卜吉凶。”明《融县志》云:“壮人善鸡卜,其法不一。”从上述中可知,南越、东瓯、壮人等壮族先人认为鸡乃神物,用它可预测吉凶,趋利避害,鸡冥冥之中和某些神秘的力量联系在一起,是鸡抑或是某种神秘的力量赐予他们平安吉祥。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四)鸡崇拜向凤崇拜的转变
  在壮族先民的图腾崇拜中,凤图腾是鸡图腾的升华,是鸡的理想化。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壮族先民生活在南方湿热地带,这里生长着锦鸡、原鸡等各种类型的鸡,鸡是与他们的生产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动物,壮族先民很自然的会以鸡为原型,加上自己的想象,把它们塑造成理想的形象,于是凤形象便出现了。广西左江流域的民间故事《玉屏白鸡》很好的诠释凤图腾由鸡发展而来,它讲述了远古时代守护在王母娘娘身边的白鸡勇斗恶龙、为民除害的故事。故事中的白鸡便是凤,古人称凤为“神鸟”或“天鸡”,《说文解字》云:“凤,神鸟也。……”。《玄中记》说:“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这些关于“神鸟”、“天鸡”的记载与故事中的白鸡“来自于王母娘娘身边”不谋而合。壮族凤图腾由鸡图腾发展而来,亦可从流传至今的云南壮族地区独特的祭风仪式中看出:祭祀所用的场所是在石山包上搭制起来的鸡舍式小棚,而在具体的祭祀过程中,他们更是把鸡当成风,用它来占卜吉凶。古籍、诗歌中对鸡乃凤的原型也有详尽记载。“凤鸟知天时,故以名历正之官”。《乐叶图》:“风皇至,冠类鸡头。”汉李陵诗:“凤凰鸣高岗,有翼不好飞。”凤的“知天时”、“冠类鸡头”、“有翼不好飞”的特性正是鸡的真实写照。由此可以看出,凤形象的原型是鸡,壮族的凤图腾是由鸡图腾发展而来的。
  凤是整个中华的图腾,历来被人们视为“仁鸟”,是祥瑞之兆,是生活美满幸福的象征。《山海经·南山经》云:“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皇。……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壮族先民也是这样看的。在壮族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凤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的主题大都是凤能惩恶扬善,庇护百姓,造福于人,使人们的生活安定幸福。流传于南宁的《飞凤岭的传说》、流传于来宾县一带的《红河水的由来》等民间传说都讲述了凤勇斗恶龙、造福百姓的故事。同时这些故事又不约而同的将凤人格化,凤化身为女性与凡间的男子结为夫妇。凤化身为女性是不现实的,但它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是壮族先民凤图腾崇拜的表现,希望凤能长驻人间,为民造福。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凤图腾崇拜对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广西合浦县望牛岭一号汉墓出土的凤形铜灯、东兰壮人的排歌《谢嫁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门前的凤凰图案等,不过是壮族古老的凤图腾被注入新的时代意识的图腾崇拜的延续罢了。
  
  二、壮族先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壮族凤图腾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发生在距人类文明时代遥远的原始,要完全弄清当时的情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我们亦可从这个演化过程中大致领略到壮族原始先民思想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自然崇拜向图腾崇拜的转变;“万物有灵”向“神化自然”的转变;功利性向性的转变。
上一篇:关于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视角 下一篇:试论传统政治文化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