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统一
自然界是人类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人类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一切物质和能量,最终都来源于自然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发展为人与社会化自然、人化自然的关系,这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延伸和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变化、新发展,不仅表现在人认识、利用、改造、开发自然方面,还表现在人对自然要承担责任,要注意保护自然,改善生态环境。所以,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也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人类的利益与其他物种乃至地球的利益已休戚与共,密不可分地相互交织在一起,维护人的生存就内在地包含了维护作为人的生存根基的生态系统的生存,而保护了生态环境,人的生存也就自然有了保障。目前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国家社会发展对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对整体生态环境的关注,昭示了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对于进一步提高全的环保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江泽民还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要努力防止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片面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是一个具有全面性的概念,它包括经济、、以及人的全面进步。因此,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必须做到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江泽民同志驾驭时代发展潮流,立足人民根本利益,谋求国家兴旺发达的战略思考。
三、使人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是
教育是文化创新、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教育不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根本要求,也是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早在古希腊,一些家就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理性的负荷者。因而,他们把教育看成是逐渐实现人的本质规定和自身和谐发展的最有效手段。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价值在于人的天赋能力得到和谐发展,要求新一代具有热情和开朗的性格、渊博的知识、聪颖的智慧、健美的体魄和风貌等。认为,人的价值与其享用的价值和他得以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相联系,与他应有的人格、权利、尊严相联系。1886年10月,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预言:“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
我国的教育方针,正是根据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制定的。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国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发展。
德、智、体的具体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使得现代的技术基础不断发生变革,这就造成了劳动岗位的变换、职能的变更和人才的全面流动。现代社会这种不断变革的特点,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德的方面,应包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在物质文明建设中敢于勤劳致富,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敢于追求美好,在遵纪守法上敢于坚持面前人人平等,在经济中有竞争意识,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树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有尊重人、关心人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等。在智的方面,应包括知识、智力和能力,具体而言,包括文化知识素养、科学理论素养、鉴赏和实践;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科学求实态度和开拓创新精神。在体的方面,包括身体发育正常、体质强壮和智力、兴趣、情感等方面良好的健康的特征。
德智体是完整的、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全面发展不是面面俱到的一般化发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是德智体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是国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