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人本科技伦理思想探(3)

2013-07-30 01:03
导读:3公正原则与科技发展的基本保障 科技发展总是在一定制度下进行的发展,因此制度是影响科技发展的重要因子,良好的制度则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基本保障

  3公正原则与科技发展的基本保障

    科技发展总是在一定制度下进行的发展,因此制度是影响科技发展的重要因子,良好的制度则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基本保障。什么样的制度才是良好的制度呢?罗尔斯回答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象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所以公正的制度才是良好的制度。从正义审视社会制度也是马克思的重要思想。但与西方学者最大的不同是: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其的核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曾自豪的宣称:“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也是理解经济学的枢纽”;事实上也以此为其经济正义论的核心理论,“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手上的改造和完善……成为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统治,论证劳动解放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点。”

    那么何谓正义?亚里斯多德说正义是具有均等、相等、平等比例性质的那种回报,交换行为。我者王海明先生进一步将亚氏的观点概括为“公正是平等(相等、相同)的利害相交换的善的行为,是等利害交换的善行,不公正则是不平等(不相等、不同等)的利害相交换的恶行,是不等利害交换的恶行。”至于将等利害交换作为正义的基本内容,显然是因为此原则是判断人们利益的合理性并使之得到有效保障的基本原则。马克思劳动价值的正义论并不否定此经典定义,但指出等价交换的唯一基础是劳动创造的价值。为什么以劳动价值为基础的等价交换才是正义的呢?其一,劳动为不同的商品交换提供了统一的基础。《资本论》指出:商品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作为他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的价值。既然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那么价值量当然就由商品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量来计量。劳动量则由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价值量也就由劳动时间来计量,但不能以任何个别人的劳动时间来计量,而只能以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其二、交换价值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实际上是对财富获取难度的衡量,即对劳动者生命力付出的衡量。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并不是由劳动者自我消费,而是用于交换他人的产品,所以必须实行等价交换以实现等量的生命力付出得到等量的补偿,否则就显失正义。根据马克思的这种正义论,人类劳动形成的价值应归劳动者所有,交换则是实现这种所有;复杂劳动形成更多的价值,理应实现更多的价值。科技研究及运用的活动就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生命付出活动,即复杂劳动,所以理应实现更多的价值。可见,相对于西方学者的正义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的正义论更深刻地解释了正义的制度是科技发展的基本保障。

    在《资本论》看来,制度相对于前资本主义有利于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此制度相对实现了更多的正义。首先,资本主义形式的交换正义迫使劳动者提升自己的科技素质。《资本论》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必须依靠出卖劳动力获取才能生存,获取更多工资的愿望自然会迫使工人产生提升自身科技素质的需要;资本家为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也希望能雇佣科技素质高的劳动者,因为劳动力作为可变资本能“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所以这种实质不公正形式却公正的交换“对买者是一种特别的幸运,对卖者也绝不是不公平”。其次,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虽然从总体而言,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不的私有制,但就其国内而言,私有制也包括对劳动形成的私有财产的保护。这就使得在资本社会里,科技既可被资本家用做致富手段,也可成为拥有科技的劳动者的致富手段。这意味科技发明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从而有利于科技发展。

    《资本论》在肯定资本主义社会交易正义的同时又激烈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分配非正义。《资本论》指出:“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但一旦进人生产领域,就可以看到,在这些过程中个人之间表面上的平等和自由消失了。因此,雇佣关系如果说是“平等”和“公正”的话,那只是表面现象,它掩盖的是资本主义实质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劳动力的不断买卖是形式。其内容则是,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的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活劳动。实质不公正的资本主义生产使得科技的发展成为加强资本实力的重要手段,“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既然不仅是劳动过程,而且同时是资本的增殖过程,因此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不是工人使用劳动条件,相反地,而是劳动条件使用工人,不过这种颠倒只是随着机器的采用才取得了在技术上很明显的现实性”其实质就是科技的资本化,“在以机器为基础的大中,由于劳动资料变成了自动机,它在劳动过程中作为资本,作为支配和吮吸活劳动力的死劳动而同工人相对立。又由于生产过程的智力同体力劳动相分离,智力变成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科学、巨大的自然力、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都体现在机器体系中,并同机器体系一道构成“主人”的权力。”

    不公正的资本主义制度能够永恒吗?《资本论》作了否定的回答。马克思说:自从大工业生产以来,“一般的社会知识、学问,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知识底控制并根据这种知识而进行改造。所以人类上每一次科技进步,不仅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会促进社会关系的变革。由此他深刻地把科技的力量归结为“历史的有力杠杆”和“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蒸汽、和自动纺纱机甚至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马克思热情洋溢地赞扬科技是催生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性力量,“火把骑士阶级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并理性论证了科技这种革命性力量必然会推动资本主义社会进一步的演变,并最终使其走向灭亡:“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术师一样不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隘了,再容纳不下它本身所创造的财富了。

上一篇:浅析江泽民同志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探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