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如果不顾条件一味地土地化只会使更加混乱。在如今研究农村问题的许多学者眼里,农村的发展只有依赖于市场化,似乎一切问题通过市场渠道来解决,就一定顺畅无阻。作为农村最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尤其需要尽快的市场化,允许自由流转。而且只要土地一流转.就可以为农民带来像城市资本那样的收益,农民就可以依赖土地富裕起来。
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农民是完全依赖市场富裕起来的。不论是欧洲农民还是韩国农民都依赖于政府的保护,没有政府的保护与补助,韩国农民不可能有相当于城市90%的收入水平。美国农民更是依赖于政府的补贴,“在经济上,美国的农村地区面临着许多艰难的抉择。……为了促经济发展,各州和地方政府所给予的减免目前已远远超过美国在其他经济发展项目上的总支出。”这表明:即便在市场经济发达的欧美,市场也有其有限的一面,尤其在事关国家安全与根本利益的问题上更是如此。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把农村硬性地拖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不仅不能使农村获得快速的发展,而且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可能引起农村的过度反应.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那种认为市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农村的发展就是市场化的过程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二)农村市场化的合理路径
农村市场化不可能简单走市场经济的路子.尤其在市场体制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往往被地方权力劫持,如果没有中央政府对地方权力的制约,市场化就会被架空与腐蚀掉
第一,“小农经济已经走到尽头.小农阶级却不能马上消失。”农民的利益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保护.市场经济就不会有健康的。如果不能建立一套的政权班子,农村建设的任何安排都可能难以成功。农村市场化必须在强有力的政策法规的保护下进行,尤其是土地、山林等农村基本生产资料的市场化,离开了政府健康有绪的组织、扶持,就有可能变成地方恶势力的禁脔和一些利用特权的基层干部的敛财工具。
第二,市场经济建设必须有资本投入,农村市场建设的资本来源必须由中央政府引导与扶持才可能解决。中国改革30年的市场建设,资本的规模虽然越来越大,但并不是依赖于经营积累获得的,而是依靠于垄断以及低廉的劳动力贡献。农村市场虽然有劳动力的优势,但是垄断以及违法剥削的过高,不能吸引资本。因此,政府的转移以及政策扶持就成为最重要的因素。
第三,农产品的价格保护与国际保护。发展的速度一方面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同时也依赖于低廉的农产品价格。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剪刀差已经不再需要,农产品的价格就必须相应提高。这一方面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城市的转型。
日本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时往往在宏观以及政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而微观方面在保护农民权益、反映农民呼声,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日本农协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日本农协在保障日本社会基本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消除城乡差距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日本农民视为其利益的代言人。我国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尽快成立此类组织,为农村经济活动服务。
总之.市场经济从来就没有在农村获得完全的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总要采取各种措施扶持农村,或者采取价格保护,或者采取财政支持。面对国外农产品竞争则宁愿引起国际纠纷,也要在农产品关税、农产品补贴等方面保护本国农业免受外国冲击、帮助本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在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果简单把农村建设付与市场,就不可能有新农村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经济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农村的发展尤其不能简单市场化。因为农村问题涉及的不仅是农产品的生产,也不仅是农业人口的收入与发展,而是涉及到国家的基本安全,国家的根本问题。因此,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必须以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为前提,此乃立国之本.不能完全交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