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人类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运动过程,是由其内部固有矛盾所推动的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运动过程。所谓的规律,就是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描述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确定秩序并体现和贯穿于事物存在的始终。规律,对于自然事物而言表现为一个个具体事物简单的重复性、客观性、可预测性;对于社会而言要则相对复杂,社会历史规律所揭示的是众多个别历史事件所呈现的纷繁复杂现象背后隐藏的一般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把握,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方向的总体性认识。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科学规律的认识日渐趋同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致,但对社会历史规律的认识由于各自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各异导致了彼此间相差甚远甚至截然相反。以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为基石的科学地揭露了社会的阶级本质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全面正确地把握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从而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们改造现存世界的理论武器。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相对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更为复杂的过程,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规律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等领域往往又是相互渗透彼此交叉地在整体上促进或阻碍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因此,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应当是一个全面的把握,而不能满足于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方面的把握,否则,不但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反而会走向其反面,对于这一点在我国的建设过程中是有过深刻的教训。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生的政权在刚刚获得解放的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下得以建立并巩固下来,人们在胜利的氛围中还想把革命继续向前推进,结果导致了只注重主观革命而忽视了客观革命,只注重上层的跨越而忽视了经济基础的发展。另外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为了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心转移,然而在尊重经济规律的过程中由于主观的和客观原因导致了社会的发展简单地变成了经济的发展,甚至演化为“唯经济论”和“经济至上论”,将经济的规律视为社会发展的绝对规律,将经济的发展视为医治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妙,从而忽视社会的整体发展甚至漠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绝非仅仅是政治领域或经济领域的发展,而应该是人类社会所有领域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各种规律相互作用下的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既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也是对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在一定规律支配下的人类自身活动的结果,是人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人类历史正是在能动的人类主体和客观的历史规律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中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然而在马克思之后其历史辩证法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两种较为突出的倾向:一种是夸大历史活动中人的自由意志的作用,力图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来解除经济必然性对人的束缚从而实现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自由性,这种倾向看不到历史活动的规律性以及规律的客观性,故其最终必然滑向唯心主义的深渊;另一种是仅仅侧重于历史规律的表述,力求把历史规律当作一种能够以严整的科学方法加以规定和把握的永恒不变的客观规律,这种倾向看不到历史发展规律能且只能在相互联系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中产生并得以体现出来,故其带有浓厚的决定论的色彩。这两种倾向在第二国际时期经济决定论、进化论以及自发革命论等理论思潮的盛行便是明证。
为了克服这两种各执一端而忽略甚至漠视另一端的倾向,我们就必须将历史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努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本来就是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应有之义。充分认识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各种规律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以避免单纯的“唯意志论”或“唯经济论”线性因果关系律的消极影响,全面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多元性和多维性,正确对待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对规律的理论要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前进。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历史规律的客观实在性的辩证统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机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体现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既抓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又兼顾了其他矛盾,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又体现了对社会规律客观性的高度重视,是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历史规律的客观实在性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高度统一,是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发展内容,从而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面对不同的时代主题拥有了不同的历史使命。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的实践者。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表明了我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实践必然带有我国的地域特点和特色,具体体现为在我党领导下的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新的世纪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