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区分的层次
关于道德的层次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人并没有明确的论述二马克思只是原则性地指出未来主义社会实行的将是有别于的新道德,对其具体内容和特点并未作详细论述。列宁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应实行共产主义道德,而这个共产主义道德既包含适合未来共产主义的内容,又包括适合社会主义阶段的内容二我国解放以后一直沿用“共产主义道德”这一概念,其含义既包括“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高层次道德要求,又包括“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较高层次的要求。在邓小平之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始终没有明确在社会主义阶段应当大力提倡什么道德,普遍实行什么道德。邓小平则明确区分了道德的层次,指出道德的先进性和广泛性,从而、首次在理论上将现实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与未来的共产主义道德要求区分开,在实践中又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大大发展了道德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认识、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出发,区分出不同的道德层次,对不同人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这一区分能够鼓励先进。照顾多数:也能防止脱离实际、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们的觉悟水平而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的倾向,从而避免r使道德理沦流于空谈而不见成效的局面。邓小平还十分强调把道德的先进性与广泛性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的结合点就是““为人民服务”,因为无论是哪一个道德层次.都是不同程度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贡献把先进性与广泛性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理想”就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这样的境界尽管只有少数先进分子才能达到,但却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量。引起了千百万人对真善美的敬仰和向往。“现实”就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水平不能整齐划一因而在道德实践中不能盲目求纯,急于拔高、科学的态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发扬党的革命传统.继承中华的美德,在全社会范围内坚决抵制不道德的行为,全面普及基本层次的道德,大力培育较高层次的社会主义道德、积极表彰最高层次的共产主义道德,层层推动,逐步提高.尽快实现社会道德的全面好转,使中华民族以具有高度道德文明的形象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成为新型的礼仪之邦_
总之、邓小平的道德思想丰富而深刻.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基本原理与中国道德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伟大飞跃。是继毛泽东道德观之后,对中国社会的道德实践产生巨大作用.并深刻改变人们道德观念和道德风貌的伟大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