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不少西方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这是很有必要的。但由于一些同志对理论学习、研究不够系统深入,基础不够扎实,盲目崇拜西方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一些错误认识。主要表现为:一是错误解马克思主义,把一些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当作马克思主义来坚持;二是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时,无视时问、地点和条件,把经典作家的一些具体论断当作一成不变的普遍真理。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不顾变化的时代和历史条件,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的论断;三是实用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不作完整理解、深入研究,片面地搞“活学活用”,“不重理论武装,重理论包装”,损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四足怀疑、贬低和否定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或不再管用,认为马克思主义仅仅是一个理论学派而不是思想。
我国是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科学的灵魂。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先进,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必须花大力气研究中国国情,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出发,借鉴现代西方理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振兴、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精神的哲学社会科学,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乃至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力行“双为”的价值取向.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发挥这些作用有两个途径:一是宣传途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人类文明成果的讲授、宣传,使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指导实践;二是研究途径,通过对当前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解答人们思想认识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促进社会发展。这两个途径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价值取向。国家支持、人民期待,如果我们漫不经心,工于名利,浮躁不安,浅尝辄止,将有愧于人民,有愧于国家。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价值取向,必须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要善于把握思想活动的特征,不断增强理论的渗透性。由于社会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日益活跃,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凸显。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他们,十年、二十年后的社会主义事业将后继无人。党政干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整体素质高,自主思考问题、主观取舍能力强,思想观念变化的节奏及思维能力和方式也与一般人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无论对青年学生,还是对党政领导干部,都需要我们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理论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渗透其中,使其成为思想的觉悟、行动的自觉。二要严格遵守“研究无禁区,讲坛有纪律”的要求,不断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主旋律。每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教学中要把科学理论讲准、讲对、讲正,而不能讲偏、讲邪,杜绝把一些不正确的甚至情绪化的东西附加在科学理论上的现象发生。三要加强“七个深入研究”,不断提高理论研究的精品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要顺应实践发展要求,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动摇,增强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性。当前,哲学社会科学要着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七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体系;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在研究中,要按照“精品”和“管用”的要求,以人民的福祉为科研的价值目标,在竭诚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身价值。四要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力。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使基础研究成果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对党和政府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咨询价值。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通过制度建设,改革科研评估体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不断涌现。再次,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教学工作中,要以科研为支撑,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特别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科研工作中,要以应用为导向,注重原创性,注重实际价值,鼓励多出优秀成果,并尽快转化为教学内容。五要深入研究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重要条件。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思想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