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四、按照“三创”的精神内涵。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科工作者队伍
目前,全都在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优”的精神,全面实践“三个代表”,全力推进“两个率先”(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三创”精神同样适合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建设要求。创新,就是要求社科工作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理论;创业,就是要求社科工作者把自己的学术追求融入到党的理论建设中,融入到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中,恪尽职守,努力进取,攻克科研难题。创优,就是要求社科工作者按照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勇于创新,不断创造优秀教学和科研成果,服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建设。“三创”精神要求社科工作者必须政治合格、功底厚实、学风优良,做到坚持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坚持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坚持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成为对祖国和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
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切实加强学风建设,自觉抵制名利的诱惑,弘扬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两种恶劣风气:一是急功近利,学风浮躁,不经潜心研究连篇累牍地出书、发文章,甚至抄袭、剽窃。二屉自命不凡。自吹自擂,热衷炒作,或者互相吹捧,沽名钓誉。弘扬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要淡漠名利,力戒浮躁,厚积薄发,多出精品。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是先进的宣传者、推动者。文化代表一种精神、一种道德、一种理想,它可以成为一面集合千千万万民众的旗帜。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消极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精神、道德、理想缺失有关。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树立强烈的使命感、政治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高扬理沦旗帜,保持高尚的思想道德精神风貌,为树立精神的力量、道德的力量、理想的力量而大声疾呼、躬身实践。当务之急是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推进者,通过自身的行为和作品,培育民众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咨政党和政府和谐社会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和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