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两次历史性飞跃(3)

2013-10-01 01:13
导读:就其本意是通过批判世界,发现人类的发展规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谋求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解放,建立社会(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再以此为基础

  就其本意是通过批判世界,发现人类的发展规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谋求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解放,建立社会(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再以此为基础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可是,马克思、恩格斯、包括列宁的大半生都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他们面临的时代和生活,决定他们亟待解决、而只能解决的是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并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问题(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因为没有直接实践经验,他们只能提出一些初步设想;列宁晚年虽提出过“新政策”这样的具有开创性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案,但因他逝世过早没有来得及进一步充分发展和理论阐发就天折了)因而在他们的著作中,关于阶级斗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策略等方面的内容显得极为突出,成为他们的学说的主体。这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只具体解决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问题。而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之后摆在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一项必须解决的崭新课题。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无产阶级政党所处的社会历史地位、生活环境、工作任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只有用全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从根本上区别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斯大林领导苏联实现了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斯大林和苏联党始终没有很好地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由于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革新,因而在如何看待、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矛盾、党内斗争问题上认识不清,出现严重失误。毛泽东和我党的其他许多领导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进行了许多成功探索。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后毛泽东的一些著作、党的八大都曾提出了不少科学论断。但这些科学论断没有能够很好坚持下来,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我党的马克思主义观没有随着我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而彻底转变。毛泽东受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的影响,把当时国内许多人民内部矛盾、党内不同见解当作敌我矛盾,当作阶级斗争的表现,由此认为,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只有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才能“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也正是由于受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的影响,毛泽东的这些错误理论很快为全党接受,使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中途夭折,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重大损失。可见,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深刻把握蕴藏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并把它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实践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彻底变革和创新已刻不容缓。邓小平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主题内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马克思主义一邓小平理论,从而较成功地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国际共运史上的伟大历史课题。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开创了我党马克思主义观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以江泽民为首的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十三年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中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这个理论,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此作了全面、深入阐述,这标志着我党马克思主义观的这次新飞跃基本完成,使我党马克思主义观再次跃上新境界。首先,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精髓、本质特征的问题上,江泽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精辟论断。在十六大报告中,他集中、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学说,指出:“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提出了思想认识的三个“解放出来”的要求,再一次强调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十六大报告深化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

  其次,在马克思主义具体内容上,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十六大报告中,他全面发展了这一思想。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特别是,十六大报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提出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心内容的新世纪我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总之,十六大报告是我党马克思主义观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新成果和这次飞跃基本完成的标志。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十六大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我党马克思主义观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在以邓小平、江泽民为首的我党第二、三代领导集体领导下,全党共同完成的。继邓小平之后,历史已经把江泽民同志的名字写在了我党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光辉旗帜上。

上一篇:总体的历史科学视野——简析恩格斯对马克思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