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权力监督视野中的中国民主党派(1)

2013-12-07 01:39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权力监督视野中的中国民主党派(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 内容 提要】权力监督是 社会 主义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 问题
【 内容 提要】权力监督是 社会 主义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 问题 。西方宪政国家 政治 相对稳定的奥秘之一是权力的制约,而其中的关键又是多党制下的政党监督。 中国 的政党制度是对多党制的积极扬弃。中国各党派互相监督,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政治资源,其组织化程度、政治经验、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意识、同中国共产党的 历史 和现实关系,使之在民主监督中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英文 摘要】Power supervis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t democracy. The reason why western constituent countries acquire relatively long political stability is the ubiquitous employment of the reciprocal restriction of power,among which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supervision of the party in power under the multi-party system.The multi-party system in China is an ameliorated one,under which all parties in China supervise each other,especially democratic parties supervis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Democratic parties are important political resources for China.The high degree of their organization,their abundant political experience,their ready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al life and their consciousness for participation,and their relationship formed in history and reality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will play an essentially important role in democratic supervision.
【关 键 词】权力/监督/民主党派/power/supervision democratic parties
【 正 文】
  江泽民总书记在2002年5月31日讲话中指出: 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要发展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仅就作为基本政治制度重要内容之一的政党制度而言,我们不但没有照搬西方的一党制或多党制,甚至也没有效法苏联的一党制,而是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的选择,虽有曲折但总体上成功的实践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国民主党派和中国人民的政治智慧。巩固、完善和发展这一制度,应该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拟从权力监督这一视角谈谈民主党派作用问题。
      一、西方宪政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的关键是政党监督
  
  “不受监督的权力是危险的权力”,“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些由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的灼见被系统化为“三权分立”的国家学说后,成为西方资产阶级的立国原则。西方各国的政治体制形形色色,互有差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按照分权制衡原则建立起一整套严密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除了行政、立法和司法间的权力相互制约和监督外,立法机关又分上(参)院和下(众)院,国家官吏又分军人和文官,多党制度中又分执政党和在野党……从 理论 到实践经历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趋于成熟和完备。虽然它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自从杰斐逊等美国政治思想家的‘立体制衡’思想把分权原则推到顶点之后,分权论和分权制都再没有增加什么新的东西”(P121,P223))但它在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生活中的活力仍然没有消失。它成功地防止了专制主义的复萌,有效地制约了官僚主义和腐败的蔓延,一定程度地消解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钝化了被统治阶级的反抗意识。可以说,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分权制衡机制是资产阶级得心应手的统治工具。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但是人们又看到,自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至垄断阶段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分权制开始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央行政权明显地僭越于立法权和司法权之上,初现冲破三权平衡之趋势。(国内外政治学者曾作过许多见仁见智的 分析 ,不赘述。)其二,执政党通过对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控制,沟通三大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联系,或幕后或公开充当三机关一体化的向心力量,分立的三权,又在这里悄悄汇合。(P215-222)分权制在一步步地走向自己的反面。但如由此便认为西方国家政体已经走到了尽头,则大错特错了。其政治活力存在的原因,除了三机关相互制衡作用仍然存在之外,尚有诸多的监督制约因素,如 法律 制度、压力集团、新闻媒体等,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更是至关重要的原因。

  从本质上讲,政党作为政治组织,总要代表一定的社会阶层的利益,总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去 影响 直至掌握、维持公共权力。而在宪政民主国家中多党政治条件下,每个政党要实现这一目的都不能回避激烈的竞争。处于执政地位的党对政治系统的控制和运作,时刻都被置于在野党和反对党的严密监督之下。由于这种监督是以取而代之为目的的,因而是十分苛刻的,甚至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式的,其监督力度是任何其他监督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并且由于政党间竞争的实质是夺取政权,因而其他各种监督(如新闻媒体的监督、利益集团的监督、民间组织的监督等等)最终都要通过政党竞争发挥其作用,政党监督的力度又因此而进一步被强化。
  由于西方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 经济 、政治诸因素的差别,政党制度也各具特色。传统政治学 研究 习惯上把西方国家政党制度区分为多党制、两党制和一党制。其实,在宪政制度下,并不存在纯粹的一党制(法西斯专制的特殊时期除外)。因为法律允许代表不同利益的政党合法存在和活动,任何一个合法存在的政党都有权利参加执政的角逐;各政党无论其影响大小、人数多寡,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理论上都存在执政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说都是多党制。宋玉波先生在其《民主政治比较研究》中认为,根据执政情况、政党活动及其相互关系、法律制度、历史传统、发展动态等方面因素可把政党制度区分为“多党一极政党体制”和“多党两极政党体制”(P106-115)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在一般类型的多党制国家(如以色列),既无稳定的长期执政党,也未形成稳定的两党轮流执政格局,在这种政党政治下,执政党(或执政联盟)面临多个政党的不同角度的强力监督;在典型的多党两极政党体制国家(如美国、英国等),执政党无时无刻不慎之又慎地在在野党的眼皮下操持政务,如履薄冰;即令是在典型的多党一极体制国家(如瑞典、印度、日本、意大利、墨西哥等国)执政多年的政党也会在一夜之间丢掉执政权。瑞典的社会民主党执政60多年,两度出现了闪失;印度国大党多年苦心经营,被人民党击败;墨西哥革命制度党70余年执政,也会一朝下野;日本自民党独霸政权多年,也有被社会党夺去执政权的历史。即令那些看似永无执政希望的政党,也从未放弃夺取执政权的打算。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声称要“坚守岗位”——有效地监督执政党(以“巫统”为核心的“国民阵线”)及其控制的政治系统,作“资本主义病床前的医生”。这种条件下,任何执政党都要慎之又慎地操持政务,不敢懈怠。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相对稳定的奥秘之一是权力的制约,而其中的关键又是多党制下的政党监督。
      二、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对多党制的积极扬弃
  我们不能期盼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家的理论和实践能够越出他们所代表的阶级的狭隘眼界。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为巩固资本的统治服务的。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寡头政治不是靠把政权经常保存在同样一只手中而使自己永存下去,而是采用这样的 方法 :它轮流地使政权从一只手中放下,又立刻被另一只手抓住。”(P399)多党制起着双重的作用,一方面是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的手段;另一方面钝化和消解民众的反抗。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自我调节的润滑剂,它与资本主义整个制度配合默契。
  
  即令是对资产阶级政党体制本质规定性有了上面的分析和认识,我们也不能把这样一种运行了300多年,今天仍有一定生命力的政党制度一骂了之,而应从本来的意义上扬弃它。如果不就统治手段,而就管理国家的 艺术 而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也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无论是其保持政治稳定的经验还是阻碍政治民主发展的恶果,都应视为一笔遗产,认真加以清理。
  始终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积极扬弃的眼光看待多党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逐渐地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其它民主党派并存的反对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统一战线。民主革命胜利,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计为重,虚怀若谷,与民主党派共商建国大计。1949年9月全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中国共产党内有人认为:民主党派要求民主,现在民主已经实现了,民主党派已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连民主党派一些领导人自己也认为,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准备回去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宣布解散。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谋党派和个人私利的坦荡胸怀,反复阐明与民主党派合作建国的统战思想,实践中不仅在国家机关中实职实权地安排了大量的非共产党人士,而且提出并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正式提出了这一方针,明确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确定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显然不是心血来潮或一时的权宜之计,而后在中国共产党其他领导人的讲话及党的决议中多次强调,要长期坚持这一基本制度。如毛泽东所说:“要有两个万岁,一个是共产党万岁,另一个是民主党派万岁。”(P813)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战略思考。以后尽管有“左”的干扰和严重的曲折,中国共产党人还是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发展完善了这一基本制度和基本方针。邓小平主持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进一步完善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江泽民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出:“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而是同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监督, 科学 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互相监督,促进共产党领导的改善和参政党建设的加强”(注:江泽民:《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对当今中国政党制度特征最集中、深刻而明确的阐述。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我国农村利益集团发展的现状及其对基层民主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