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非理性利益表达的行动逻辑及矫正路径选择(1)(2)

2014-01-22 01:28
导读:三是政策可以引导利益表达主体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一项政策不可能同时满足社会所有成员及群体的利益要求,否则便失去了其引导意义。由于
  三是政策可以引导利益表达主体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一项政策不可能同时满足社会所有成员及群体的利益要求,否则便失去了其引导意义。由于社会财富、资源总量的限制,满足一部分社会成员、群体利益的结果必然使另一部分社会成员或群体的要求受到抑制。反之,如果抑制一部分利益要求,必然有其他的利益要求得到满足,被抑制部分成员及群体必然会进行利益表达,要求政策供给者能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诉求。政策的引导就是充分说明政策的特定性,不能满足所有的利益诉求,引导他们合理表达其利益诉求。
  (二)非理性利益表达行为的利益引导
  利益表达主体选择一定的方式和渠道进行利益表达,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特定的利益要求,原因是基于自己利益受损或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受到一定威胁。在利益表达行为中,“利益是主体活动的直接的、自觉的目的的基础,主体总是把利益作为衡量自己与他人或事物关系的一个尺度”[3]。因此,在利益表达行为中,利益是利益表达主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内容和主体尺度的现实表现。
  利益引导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利益表达主体选择合理合法的方式。利益具有异质性,不同的利益表达主体由于其先天条件及后天所拥有资源的不同,在获取利益的方式上有重大差异。合法的、非法的,制度内的、制度外的,多元的获取利益的方式交织在一起,给利益表达系统带来影响。利益引导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引导被引导者,在利益表达行为中必须使用一种合理的、合法的方式,在不妨碍别人获取利益、不影响政治稳定的同时实现自己的利益。二是利益引导有利于帮助利益表达主体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利益表达主体有多重利益,引导者要通过利益引导作用,充分挖掘出利益表达主体的利益要求,引导利益表达主体正确处理利益的层次性问题,实现利益表达主体既定的目标,使利益表达系统良性运转。 大学排名
  (三)非理性利益表达行为的价值引导
  利益表达的价值就在于这种表达行为对利益表达主体的意义,表现为表达主体对这种表达行为的需要。“在社会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多元的,一方面,社会具有多元选择的可能性,没有选择的范围就没有选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社会个体由于某种原因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追求,这是价值多元的直接原因”[4]。因利益表达主体价值追求的多元性,不同的利益表达主体所感知的利益表达行为的意义是多元的,同时利益表达行为之于主体的意义也是不同的,这种多元与差异的价值使得不同的利益表达主体对追求什么和不追求什么以及如何追求等方面产生困惑,对利益表达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发挥价值的引导作用。价值引导通过暗示利益表达主体什么是应该追求的,什么是不应该追求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社会需要的,什么是社会所拒斥的,为利益表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多种利益表达主体的表达活动不至于对政治秩序产生过重张力。
  (四)非理性利益表达行为的榜样引导
  利益表达行为的榜样是指在利益表达行为中能够把自己合理的利益诉求通过合法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利益表达主体,其思想和行为能够成为其他利益表达主体争相学习或模仿的“参照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标准的作用。榜样不仅是指作为单一个体的利益表达主体的公民,也可指作为群体进行表达的组织。利益表达主体是多元的,在利益表达过程中,那些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具有表达权利意识、能通过合理的渠道和方式把自己的意见、建议等表达出来并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个人或群体则是合格的利益表达主体,也因此具有一定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引导作用一方面符合利益表达主体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利益表达主体的思想都是受客观外界影响的,客观外界是影响利益表达主体思想的客观源,从众效应、晕轮效应等都是这种客观源。同时利益表达主体的表达行为都是受到其思想支配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也是支配利益表达主体表达行为的主观源。榜样的形象和荣誉是作为一种客观源存在的,是以非常现实、直观、具体的形式强烈地、重复地作用于其他利益表达主体的头脑中,在利益表达主体头脑中深深地打上了榜样思想和行为的烙印,促使利益表达主体不断地检验、转变、校正、升华自己的思想,自觉地去反思和纠正自己的表达行为。另一方面,榜样的引导作用是符合利益表达主体的心理需要的。任何利益表达主体在其内心深处,在表达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尊、自信和荣誉的需要,这种需要也是其利益表达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通过榜样的引导作用,他们发现了榜样的思想和行为会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自尊、自信和荣誉,从而产生了向榜样模仿和学习的行为。榜样的引导作用可以使利益表达主体正确认识利益表达对于自己的意义,在行为中会选择符合政治需要的方式和手段来实现自己合理的利益诉求,从而维系着利益表达系统的良性运行。

中国大学排名


  五、非理性利益表达行为的角色引导
  人的行为总是受人的思想影响,人的思想总是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和地位有关。不同地位的人产生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又表现为行动的差异。利益表达主体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他们的利益表达行为必然具有异质性,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定位不准确,则很容易出现从众效应、晕轮效应等心理认知偏差。所以在利益表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角色作用,进行角色引导。
  角色引导的作用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利益表达主体确认角色类型。在利益表达行为中,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必须要先了解自己的社会地位、身份,也就是确认自己的角色类型,根据角色类型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渠道,避免出现角色错位现象。二是引导利益表达主、客体的角色心理。人的角色心理有自觉和不自觉之分,自觉的角色心理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担负的权利与义务[5],不自觉的角色心理则是个人处于盲目无准备状态的表现。充分发挥角色引导作用,使那些处于不自觉的角色心理状态的利益表达主、客体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从而发育成为自觉的利益表达主、客体。三是引导利益表达主、客体行为规范化。任何一个社会都对角色有一定的规定性,在利益表达过程中,法律、风俗、道德、习惯等对利益表达主体、客体的表达内容及行为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规定性。角色引导就是要让利益表达主体、客体明确自己的地位、身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内容、渠道进行表达,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利益表达主体、客体的行为。四是引导利益表达主、客体明确自己的角色目标。“角色是一种社会期待”[6],地位、身份不同,对其期待程度也会有差异,社会不可能要求一个文盲的利益表达主体采取与知识分子的利益表达主体相同的表达内容、方式与渠道。因此充分利用角色引导作用,使各利益表达主体、客体确认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目标,充分领悟角色期望,然后付诸实践,避免出现盲目性、角色错位以及角色失败现象。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 王承璐.人际心理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p80.
  [2] 刘晓新,毕爱萍.人际交往心理学[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p85.
  [3] 李德顺.价值学大词典[D].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p405.
  [4]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p166.
  [5] 乐平.现代社会与我们的生活——一个社会学的视角[M].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p48.
  [6]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p195.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姚 望
上一篇: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本理念(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