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言论自由与社会主义(1)网(2)

2014-02-28 01:59
导读:在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尽管贤达之士有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和“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思想阐述,但政治统治一直同思想控制密不可分,根本


在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尽管贤达之士有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和“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思想阐述,但政治统治一直同思想控制密不可分,根本谈不上言论自由。历代统治者注重使用的专制手段,概而言之就是“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再次禁其行”。不符合最高统治者旨意的言论一有苗头,立即会遭到残酷镇压和剿杀。有人写过一本44万言的《三千年文祸》,比较真实、详细地记载了从夏末至清末因言致祸的数百个重要案件[12]。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将近三十年间,由于对批判和肃清专制政治的残余影响重视不够,以言治罪的现象仍然屡屡发生。从批判梁漱溟、胡风到划定55万“右派分子”,从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到“文化大革命”大肆迫害和抓捕思想犯、政治犯,宪法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完全成了一纸空文。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之后,解放思想,发展民主,人们以口头方式表达不同思想的自由基本实现了,这是中国社会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对言论自由的法律规范和保障很不健全,作为言论自由重要形式的出版自由、新闻自由远未实现,因言获罪的事例屡有发生。邓小平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13] 以社会主义对言论自由的应有要求和标准来衡量,我国现在的情况大体上也是这样,既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又还“不够格”。因此,要实现“够格”的社会主义,必须更好地推进和实行言论自由。有言论自由不一定是社会主义,但没有言论自由肯定不是社会主义。
        
        我国正在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行言论自由应该是一项必有的基本国策。主要理由有四个方面:其一,言论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构建和谐社会要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基石;其二,言论自由是民主政治最起码的条件,构建和谐社会要以民主政治为首要特征;其三,言论自由是理论创新最必要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理论创新为灵魂和先导;其四,言论自由是制约公共权力的有效武器,构建和谐社会要以制约公共权力为保障。近十几年来腐败现象之所以愈演愈烈,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言论自由,致使社会舆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非常疲弱。我们要将构建和谐社会进行到底,迫切需要将言论自由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既要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言论自由的范围、种类和基本要求,又要在具体法律中切实加强对言论自由的保护和保障。只要不是鼓吹色情、暴力等违宪行为的言论,均应属于法律保护之列,不允许任何力量对发表这些言论者进行压制、封杀和迫害。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有人担心实行言论自由不利于共产党执政和社会政治稳定,这是一种对共产党执政缺乏自信心的神经衰弱症。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共产党执政的本质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为民主起始点、立足点的言论自由,怎么会有损于共产党执政呢?实践表明,对言论自由持怀疑、抵制甚至压制态度者,要么是推行家长制的小宗派,要么是假共产党之名以谋私的“既得利益集团”,决不会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套用毛泽东一句话,实行言论自由天不会塌下来,而抵制言论自由难免要导致垮台的下场。苏联和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惨痛教训,已经给我们发出了明确的警示。        
       

--------------------------------------------------------------------------------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9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  转引自《新华文摘》2005年第23期,第38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7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  转引自高放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别史》第790页,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版。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189页,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大学排名
        [9]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6卷,第275页,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11]  转引自《南方周末》2007年4月12日林贤治《“红色罗莎”卢森堡》。
        [12]  参见谢苍霖、万芳珍著《三千年文祸》,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年版。
        [13]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党代表常任制: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突破口(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