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与发展市场经济问题(1)

2014-03-06 01:13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与发展市场经济问题(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态度

  [摘 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态度,完全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在历史上,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由于缺少马克思学说所要求的那些物质前提和主体力量,总是导致苏联模式的“无社会的社会主义”。当今中国只有走出这一模式,才能为社会主义开辟健康的发展道路。我们需要的不是倒退,而是更多的市场经济,更多的民主。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
  
  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各种利益差别日益显著,社会矛盾清晰凸显。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上,关于经济增长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关于发展生产力与时下人们到处谈论的“以人为本”的关系问题、关于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方向以及中国融入全球化体系对自身社会所带来的影响等等问题,重新受到理论界的极大关注和热烈争论。而争来争去,到了最后,往往又回到了那个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老问题上。
  最近几年来从“民间”到学术界,有一种颇具影响力的观念,认为中国二十多年来以市场经济为指向的改革开放背离了原来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从而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矛盾与冲突。因而现在应该及时“反思”并迅速煞车,否则整个民族就一定会被拖进痛苦深重的泥潭之中。这种思潮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号召,并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政治正确性和道德优势。这种思潮还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决公平问题,而公平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目的。据说这才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解释。
  应当承认,属于这一思潮的许多论者,确实抓住了我们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丑陋事实,他们对现实的批评也的确在一些方面切中时弊,因而有理由受到重视,而不宜简单否定。然而,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在我看来,他们的政治主张从根本上说是肤浅的,不正确的,他们所据以构成这些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础,也谈不上是马克思主义。换句话说,他们所宣扬和信奉的马克思主义,与本来的马克思学说并没有多少共同之处,而只不过是对这一学说所作的道德主义、浪漫主义解释以及对在历史上已经破产了的苏联模式“现实社会主义”之自觉不自觉的美化和留恋而已。把这种“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我国现实,我深信,既不会有利于人民大众和社会进步,也不会给马克思主义带来任何益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一
  
  首先,很有必要来看看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究竟是怎样的。因为依我之见,正是在这个最基本的、但也关系到最根本问题的领域里,历来存在着大量的误解和混乱。很久以来,从名目繁多的社会主义思潮、派别到各式各样的新老自由主义右派,人们往往随意拿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高谈阔论,或满口称颂尊崇有加,或讥诮诅咒不遗余力,但实际上却恰好不是立足于对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学说的正确理解之上,而只不过是立足于他们自己所片面肤浅地理解和解释的马克思主义之上,或者干脆就是立足于他们自己的观念甚至情绪之上。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出发点错了,结果必定南辕北辙。在这些人们的善意的或恶意的评论声中,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基本面貌不是越来越清楚而是越来越模糊了,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水平不是越来越提高而是越来越降低了。可惜的是,本文开头刚刚提到的这些在近年来出版物和网络上异常活跃的论者们,大致就正是处于这样一种理解水平和精神状态中。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始终是资本主义的坚决批判者和否定者,而且作为社会主义者,对市场经济也是持拒绝态度的。在他们对自己所预测的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粗线条的、大略的勾画中,不但没有给资本、利润、私有制和剥削这些范畴留下地位,而且也没有给一般的商品市场经济留下地位。这早就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对此也不可能回避掩饰。顺便说说,时下一些刻意从“老祖宗”理论中寻章摘句为任何一种当下现实作辩护的“研究”,尽管气势上铺天盖地,却总是陷入“无人喝彩”的尴尬境地,其原因就在于不顾这样一些起码的事实。
  然而问题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得出这些结论的?是怎样一些逻辑引导他们得出了这些主张?说到事情的这一方面,我们就绝对不应该忘记: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是从对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道德嫌恶中,而完全是从对历史的分析和预测中得出这些结论的。
  不论马克思学说自20世纪以来怎样被形形色色的“新马克思主义”者们广泛地解释为人道主义和伦理主义,我还是要像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以及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继承人们那样坚持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实际上是把自己的社会主义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依照他们的历史认识,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方向,是人类文明数千年进步积累的结果,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经济矛盾高度发展的替代物。它的直接历史前提和依据,一方面在于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物质条件和客观需要,另一方面在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成长壮大起来的工人阶级主体的认识和行动。生产力的巨大扩展必将使得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趋于激化,以致一度曾推动了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会变得过于狭小,客观上需要有一个更适合于新的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主义社会来替代它,同时,这一客观现实又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工人阶级的一般观念中,从文化心理上把他们塑造成社会主义革命的担负者。于是,社会主义最终将取代资本主义而成为适合新的生产力需要的社会——总之,一句话,把社会主义看作客观历史意义上的必然性而不是主观道德层面上的必要性,正是马克思学说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主义流派的地方。你尽可以不同意甚至批评这一学说,但你不应该否认,上述思想正是马克思学说的基础和核心之所在。做马克思主义的维护者首先应该做一个尊重本来事实的研究者,问题的出发点是在这里。
  从事实而不是从我们自己的理解出发,我们今天应该承认,马克思恩格斯当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很快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替代的理论信念太过乐观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命力的估计太低了,正因此,他们两人所设想的那种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革命性过渡至今也没有出现,这里面的复杂原因,至今仍需要作深入的探讨。但这暂时还是另外的论题,而对于我们时下的讨论来说格外重要的却是这样一个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每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桎梏时,他们固然对其持坚决否定态度,但是,当资本主义在他们看来尚未获得充分发展时,他们对商品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和资本主义却是持肯定和欢迎态度的。多少读过一些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人都不会不知道,这方面的有关论述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所在多有,俯拾皆是。例如马克思在揭露自由贸易的资产阶级实质本性的同时,曾明确声明说自己从社会主义者的立场出发赞成自由贸易,理由是“自由贸易引起过去民族的瓦解,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对立达到了顶点。总而言之,自由贸易制度加速了社会革命”[1]。再如在评价大卫·李嘉图时,马克思认为: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当作生产的最有利方式,主张“为生产而生产”,这在他那个时代是完全正确的。[2]恩格斯更是直截了当地说,资本主义社会形式是使生产力达到高度发展的水平所必需的,因为只有在生产力的这一高度发展水平上,“社会全体成员的平等的、合乎人的尊严的发展才有可能。要达到这一点,以前的一切社会形式都太薄弱了”。[3]似乎不需要再作更多的引证,仅仅这些引语已足以证明,决定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基本观念的,始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性认识而不是抽象的道德伦理“诉求”。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然而,这一马克思学说的实质到后来却经常被人们忽视和遗忘了。20世纪以来,对马克思学说作伦理主义、道德主义的解释,无论在西方和东方的社会主义者队伍里都占据了上风。上述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逐渐很少再被人提到,或者,即使在回避不开时偶尔提到,也只是当作一种言不由衷的意识形态套话而已;人们愈来愈热心地大讲特讲、竭力“弘扬”的是马克思学说对资本主义的道德嫌恶和对社会主义的正义追求,而对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唯物主义本来特征避而不谈,这样就完全把马克思恩格斯改造成了伦理社会主义者,描绘成了虽然怀抱对弱者、对劳动者的无限同情但却缺少自己的完整历史理论逻辑的道德家或宗教家。依我看,与其说这是在赞扬马克思,不如说是在侮辱马克思。因为这样做不是把马克思当作一位立志以科学的检查和医疗方案根治资本主义机体弊病的医生去看待,而是一味称颂这位医生治病救人的好心;不是依靠我们今天更加发展了的科学手段去检验这位医生的医疗方案,指出其中至今仍有科学价值的部分,同时,发现其中的不足甚至错误之处,而是尽力要人们相信,他的方案对错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待病人时他志趣高远,目标高尚!你们能够想象如果某位医生受到这样的赞扬,他会作出怎样的反应吗?我想他一定会说:对不起,我宁愿要对我的医疗方案的尖锐而实际的批评,也不要这种空洞的赞扬。
  上述误解虽然背离事实,但却事出有因,它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与马克思学说的预测出现重大反差的必然结果,是这一必然结果在后来虽然推崇马克思但却并不真正了解马克思的人们头脑中的反应,尽管是完全不正确的反应,然而现在对我们重要的是:从以上论述中,关于我们当前的社会问题能够得出什么样的实际结论呢?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应当是这样的结论:今天,如果我们还愿意尊重本来意义上的马克思学说,我们就必须承认,对马克思恩格斯来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支持市场经济甚至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但不与社会主义者的立场相违背,而且恰好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无视或回避这一点,就只会把马克思学说变成失去历史科学依据的道德理想主义、经济浪漫主义和民粹主义。而我们今天的不少论者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就正是这种与马克思无关的“马克思主义”。
  
  二
  
  现在,让我们从理论转向实践,来看一看社会主义运动在过去的实际发展情况。
  迄今为止,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那种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结构中自然孕育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没有出现过。我们所看到的社会主义革命都不是在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中心地区,而是在经济文化大大落后的、刚刚只有资本主义初级发展的国度或干脆就没有资本主义发展的东方国度中发生的。应当承认,这些社会主义革命一般有其特定世界历史意义上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因为它们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展进程中各种复杂的现实矛盾和精神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广泛传播了的西方社会主义理论与东方落后国度在被动现代化过程中的现实困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但是,从根本上说,此必然性非彼必然性,它们并没有具备经典马克思学说所要求的那些资本主义物质前提(发达的生产力和符合现代文明水平的文化)和主体力量(数量和质量上都足够发达、从而能够在革命后对社会生产资料实行自治管理的工人阶级人民大众)。而由于缺少了这些条件,历史运动的内在逻辑便决定了夺取政权的道路和方式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在革命后不可避免地出现先前人们根本没有预见到的社会主义的畸变。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张光明
上一篇:东欧执政党和苏联模式之辨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