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中国红歌会”成为理论新型载体
(一)红歌的定义和作用
1.红歌的定义。何谓红歌?红歌会活动的评委阎肃概括说:“首先,它是在漫长中诞生的、与我们一起成长、融化在人们生命血脉里的歌曲;其次,是建国前后反映主旋律、追随着我们发展脚步的歌曲;第三,就是那些健康向上、启人心智、净化心灵的歌曲。”我们认为,红歌主要指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新中国成立以来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各类健康和进步歌曲,还包括世界各国经典革命歌曲。
2.红歌的作用。红歌的主体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八十多年的新主义革命和主义建设历程中沉淀而成的经典歌曲。歌曲的创作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的,其内容包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如《十送红军》体现了革命要密切联系群众,《闪闪的红星》体现着阶级斗争的丰富思想,《春天的故事》体现着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体现着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唱着它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就能使人沉浸于孕育歌曲的那个时代的情境之中,感受那激荡的风云、浴血的奋战、不屈的精神、奋发的意气,激起人们昂扬的斗志与民族豪情,催人萌生一种对已然岁月的无限怀念和积极向上的情怀。其旋律、其格调,无不给人一种美的熏陶,一种美的享受,一种对过去岁月的崇敬,一种对未来岁月的憧憬;同时,唱着它们也就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歌声当中融入到每个人的思想当中。
(二)“中国红歌会”的定义和主旨
1.“中国红歌会”的定义。《中国红歌会》之所以称为“红歌会”,是因为它是通过歌咏形式,歌唱革命年代的歌曲,颂扬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昭示人们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红歌会》是2006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江西卫视在革命圣地井冈山首次举办的大型活动。后来,在200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秋收起义八十周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和迎接十七大,江西台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红歌会》。在2008年,“中国红歌会”紧扣时代精神和脉搏,围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凝聚抗震救灾中团结大爱的力量、奥运中团结拼搏的力量,用响亮的红歌、和谐的声音在中国大地唱响“红色旋风”。2009年“红歌会”以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开展赛事。
2.“中国红歌会”的主旨。“中国红歌会”以担当主流价值和主流为己任,高扬“唱响红色经典、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的旗帜,坚持主题的鲜明性、风格的多样性、参与的广泛性、点评的专业性,按照时代要求把握文化导向,依据民众需求把握文化风尚,用经典带动流行,用主流引领多元,以其健康、向上的“红色”基调,激动人心;以其真、善、美的“红色”魅力,感动人心;以其思想性、性的“红色”品质,深人人心。“中国红歌会”现已成为中国独特的文化景观、亮丽的荧屏风景和丰盛的文化大餐。
(三)“中国红歌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从红歌会参与的广泛性、几乎是零门槛限制来看红歌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1)从参与红歌会选手的年龄来看。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年龄最大的已经78岁。有由妈妈抱着演唱《小军号》的孩童,有90后的高考状元,还有20世纪50年代打下过美国侦察机的老兵,他们都要在屏幕前放歌。(2)从参赛选手的职业和民族来看。据江西电视台文艺部副主任潘平介绍,自从在全国设立唱区以来,各地参赛者达1万多人,遍布每个行业、每个阶层、多个民族。他们当中既有、教师、军人和学生,也有工人、农民、企业家;既有汉族选手,也有藏族、苗族、壮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选手。(3)从场外观众来看。对于那些没有在红歌会现场的人,往往是一家几代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红歌会节目。场外观众的短信参与由最初的每场3万余条上升到每场40余万条。(4)从收视率来看。在2006年中国红歌会国庆黄金周“放歌井冈”活动期问,江西卫视连续7天每天下午3小时现场直播,收视率比平时同时段翻了3倍。
在这种全民参与红歌会、人人对红歌抱有积极的热情的情况下,对于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对国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再教育是非常有利的,而红歌会恰恰起到了桥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