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理论学科建设,是"3-前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学者们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为今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科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的意义
关于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大意义,许多学者都作了论述,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有利于说”、“四个有利于说”和“四个需要说”,多者比较倾向于“三个有利于”说。
“三个有利于说”,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繁荣发展科学,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
“四个有利于说”,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有利于我国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有利于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地位提供学科支撑;有利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四个需要说”,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是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力量的需要,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也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立,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内涵j,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促进学科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征
有的学者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征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三个特征说”和“四个特征说”。但多数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主要的特征是整体性特征。武汉大学顾海良教授指出,整体性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整体性以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为根据,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统一为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性还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密切结合上。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有的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及指导价值的学科。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内容与体系、地位与作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三个特征:一是思想把握上的整体性,二是问题研究上的综合性,三是理论教育上的性。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学科有四个显著特征:普遍的指导性与研究的学理性的统一,历史和的统一,理论的整体性与学科的分支性的统一,世界的历史性与国别的具体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系问题,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多数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是题中之义,重视并下力气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且把它很好地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此,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有三点:第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强而有力地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科意识,尽快调整自己的学科归属,勇敢地进人到学科阵地,明确学科建设新的目标和任务,设计好自己长期的研究方向,成为这个学科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力量;第三,必须尽快落实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的各高校都要独立设置直属于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的规定,真正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成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将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利于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基础,有利于学科研究成果的转化,增强教学的深度和力度,而且对于凝聚队伍、培养人才都将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建设,也将有力地促进学科的整合和发展,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