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主义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国内发展处于低速运行的状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与时俱进。1992年1月至2月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就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其核心思想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抓住有利时机,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坚持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想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在曲折中前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江泽民同志继往开来,勇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或者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江泽民同志适应时代的要求而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对这个历史性课题作了准确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必然产物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与时俱进是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共有的优秀品质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始终如一地坚持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和创新。恩格斯曾经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的烂熟并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中,曾经不止一次的对自己原有的理论观点、经验、结论进行客观的补充和完善,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升到更新的水平。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毛泽东同志曾讲到过:“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与新的情况的变化”。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是马克思主义者”。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讲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讲到:“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从这些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里,可以看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在闪耀着伟大的光芒。
总而言之,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从全人类的角度看,发展是世界范围内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从中国的特殊国情看,发展则是一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发展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而随着不同国家,不同社会阶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也将秉承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的闪烁出新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