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青年学生的会通——关于马克(4)

2014-04-12 01:04
导读:2.通过对“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的命题理解看康德思维方式与中国青年学生的默契 “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一哲学命题的

  2.通过对“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的命题理解看康德思维方式与中国青年学生的默契
  “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一哲学命题的康德理解方式就是:理性以何种方式与其对象发生关系,使知识成为可能?这就需要将知识起源问题与知识效准的问题连接起来予以说明。然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首先通过演绎来说明。因为演绎是为证明规律的客观实在性。首先看经验演绎,经验演绎属于形式的范围,是一个概念通过经验和对经验的反思而获得的方式,是通过对事物经验后(占有)得以产生的事实。通过黑猫、白猫、花猫而得到关于猫的知识。经验演绎是常识认识的基础。理性初以“唯能运用原理于经验过程,同时经验充分证明理性使用此等原理之为日当者”一类原理开始。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充分说明此点即通过经验来校验其知识。但是今天影响我们生活的不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更准确地说是亚里士多德主义,从经验中直接推出结果,于是乎人们的认识就是从无数个别中推演出一般,一般就是对个别的概括和,哲学被定义为对自然知识和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仿佛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卜,成为所谓的科学之科学,实际哲学的研究已偏离轨道。“以此种方法进行下去,理性之事业,势必无完成之日,乃迫不得已求之于‘超越一切可能之经验的使用切又似不能拒斥即常人变易于接受’之原理。盖因其所使用之原理,超越经验之界限,已不受经验之检讨。”

  康德认为,要使哲学走上科学的轨道首先必须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概念清洗干净,而完成此事业,有重建形而上学之必要。因此,以理性为依据,对理性自身进行研究,这就是康德所言之批判。先验演绎有助于形成科学的认识。

  “范畴的先验演绎”是《纯粹理性批的核心,它通过先验逻辑指示出直观与思维功能中间的必然衔接,证明对象与先天的概念间的一致。“凡一切知识我称它作先验的,不是穷究对象,而是穷究我们认识对象的先天的可能的方式。”先验哲学不是格物致知穷理,而是穷究认识物的方式,问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在康德以前,大家都假定我们的知识必须依照对象,其对象为柏拉图的“相”,斯宾诺莎的“实体”,莱布尼兹的“单子”。而这样一种方法如何把知识再向前推进一步,在某种意义上,也把学生推进死胡同。下面以一名学生的发问来说明康德思维方式的变革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一个骰子扔出去,得到的点数会是一定的吗?有一种观点认为结果是一定的。假如我们提供一切可能影响这个骰子运动的信息,包括高度、骰子形状、密度分布、下落角落、地板弹力以及所有可能的因素,那么我们就可以计算出这个骰子最终出现的点数了。这么说,我们就知道只要知道必要的信息,那么对于一件事就是可以预测出来的。退一步说,整个宇宙是从一个奇点大爆炸而得到的,演化为我们现今这个宇宙,那个奇点存在的时候,我们可以得到关于这个奇点的所有数据,这些数据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们可以得到或通过某种计算方法得到将来某个事物的确定状态,或者说我们可以预测。”

  学生的认识通常表现在徘徊于经验主义认识与先验主义认识之间:“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必须依照对象;但是在这个假定下,想要通过概念先天的构成有关这些对象的东西以扩展我们的知识的一切尝试,都失败了。”这是经验主义的道路,在对知识的客观性证明中面对超越经验界限的知识形式逻辑的方法论所表现的无奈。方法论的局限无法使超越经验界限的知识走向自我意识化的道路,或者说不利于实践中积极主体的形成,遮蔽了主体的自觉意识和创造性潜能。

  3.黑格尔在康德的路向上实现“现象与物自身的统一”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黑格尔正是沿着康德的思想书写完人类思想史的《精神现象等,澄清并揭示事物本身。黑格尔认为,经验与思辨有共同的内容,其基础就是现实性。他把同一性与差异性引入思考,认为同一性就是现实性。那么何为现实性?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配现实性?“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黑格尔在去哲学原理》中提出这一著名公式,并于完成去哲学原理》的1821年前在已出版的《小逻辑》中也说到过这句话。黑格尔认为:“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符合是哲学真理外在的试金石,有两种符合理论,一种把“实在”作为存在着的规定性,比如肉体是精神的实在,法权是自由的实在;另一种符合理论认为:一事物遵循它的概念性活动,比如他活的真有人样,这真的是一项事业。在符合理论中,实在与理想得以统一,实际与真际达到统一。

  不是所有的事物都配得上现实性,如果把时间上的发生的表象东西都称为现实性,是不符合黑格尔的思想的,他强调:现实性与所表象的现象是不一致的。罪恶之所以为罪恶,堕落之所以为堕落,只是因为罪恶与堕落只能是现象,而不是事物的本质,因此,黑格尔强调的现实性是理性的现实性。他说:“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幻想、错误、罪恶以及一切坏东西、一切腐败幻灭的存在,尽管人们都随便把它们叫做现实。但是甚至在平常的感觉里,也会觉得一个偶然的存在不配享受现实的美名。因为所谓偶然的存在,只是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可能的存在,亦即可有可无的东西。”在黑格尔的思想中,对现实理性的需求,使他更强调意识的自为存在,即主客体之间借助每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实现思辨与经验的结合。一个农民、一个科学家、一个大学生如何配享他的称谓?可参考第一部分的对大学生的说明。可见,黑格尔的现实性表现为概念的现实性。以之为前提,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在这里,实践所固有的内在张力得到了彰显。

  就是面对时代的一种积极回应,既要打破理性主义所形成的迷雾,避免把现实的人抽象为绝对的自我意识;又要从经验主义的泥坑中解脱出来,经验主义使我们一味地沉迷于对物的痴恋与耽搁中。所以要了解我们的时代就必须学会读懂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康德一黑格尔路向的解读帮助我们认清这个时代,消解我们时代的迷茫感,贞定我们的价值理想。

上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研究视角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