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墨子伦理思想探析网

2014-04-25 01:27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关于墨子伦理思想探析网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墨子的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贵义”、
  摘要:墨子的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贵义”、“尚利”的义利统一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为原则,反映了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要求,有许多合理内容,在伦理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墨子:伦理思想;兼爱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他最初学习儒家学术,后来发现儒家的“礼”过于烦琐。便自立新说。周游列国,聚众讲学,自创墨家学派。墨子的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和标志.在义利观上,即“贵义”又“尚利”.提出动机和结果相统一的行动原则。他所创立的墨学,是当时唯一可以与儒家相抗衡的学派。因而与儒家齐名,时称“儒墨显学”。
  一、伦理思想的核心:“兼爱”
  何谓兼爱?“兼”在中国文字中是一个会意字,本意为一手执两禾。即一只手拿着两棵稻子,引申为兼有、兼顾等义。“兼”与“别”相对立,所谓“别”。不仅指亲疏、厚薄的差别,还指彼此的利益对立。作为一种观念就是自私自利。在墨子的“兼爱”思想中。“兼”字为“整体”和“无差别”的意思。“兼爱”,就是不分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不分等级身份的高低贵贱、普遍的、无差别的爱。它包含两个基本的内涵:一是视人若己,爱人若爱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二是爱无差等。墨子一反西周奴隶制的传统观念。奴隶、仆人都在他“兼爱”的范围之内。“获,人也。爱获,爱人也。臧,人也。爱藏,爱人也。”(《墨子·小取》)墨子主张对待他人,都要“兼爱”无“别”,爱人如己,平等施爱。
  墨子主张的“兼爱”是一种具有总体意义的道德理想。“兼爱”在理论上是一种无差别、无界限的爱,但实行起来又必须是一种有界限的爱。因为爱作为一种观念而存在,是以不爱为条件的.必须有所不爱,爱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才能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无不爱。也就无所谓爱了。在理论上,不管别人还是自己,不分亲疏、贵贱、强弱、智愚、众寡,只要是人,都是被爱的对象。但在现实中。墨子所爱之“人”又是指有道德人格的人,而对于丧失道德人格的“盗贼”之“人”。则不在“人”的范畴,这就是后来墨家所解释的“爱盗非爱人”、“杀盗非杀人也”。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为什么要兼爱?墨子认为天下一切祸害的根源“皆起不相爱。”《墨子·兼爱上》云:“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墨子·兼爱中》)为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提出了与“别”相对立的“兼”,“兼之所生,天下之大利也。别之所生,天下之大害也。”(《墨子·兼爱下》)主张“兼以易别”.实际上是主张以“兼爱”这一新的道德理想取代宗法贵族的旧道德。
  兼爱是否可行?墨子对兼爱原则的可行性作了论证。一方面,他求助于“天志”的神秘力量和君主的权威。天志,就是说天有意志。墨子把天视为一种道德标准和道德的赏罚力量。“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墨子·天志上》)墨子借助天、鬼神的力量来赏贤罚暴,赋予其“兼爱”思想以更强烈的威慑性。另外,他认为,只要君王喜欢兼爱、提倡兼爱,众人就能实行。“昔者,楚灵王好细要(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沟节,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黛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墨子·兼爱中》),“苟有上说(悦)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兼相爱交相利也,譬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墨子·兼爱下》)另一方面,提出了“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对等互报原则。墨子以孝子尽孝道为例。指出:“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墨子·兼爱下》),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知恩图报是人的本性。“为彼犹为己”,出发点是先“为彼”,即把为他人放在第一位,自己先爱他人,他人也会对等的给自己以回报。“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兼爱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应是互尽义务、互享权利,双向“相爱相利”的关系。每一道德主体只要本着爱的原则去对待他人.他人也一定会本着爱的原则来回报自己.爱他人是他人爱自己的前提和条件。用后期墨家的话说,就是:“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墨子·大取》)。这种‘投桃报李’的原则使爱人、利人与个人利益取得了一致。人与人之问互惠互利。“兼爱”原则自不难实行。
上一篇:试论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