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一](2)
2014-07-27 01:33
导读: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总体状态如下: 美国所有房地产总金额: 1980年:29440亿美元; 1990年:66080亿美元; 2000年:110650亿美元; 2001年:120380亿美元。 这意味
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总体状态如下:
美国所有房地产总金额:
1980年:29440亿美元;
1990年:66080亿美元;
2000年:110650亿美元;
2001年:120380亿美元。
这意味着什么呢?
它意味着,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第一年,21年间,美国房地产总金额大约每隔10年就翻一倍;1980年还只有29440亿美元,1990年就翻到66080亿美元,2001年再翻到120380亿美元。
长期以来,拥有自己的住房成为所有美国人的“美国梦”。上述房地产总金额的大幅度、成倍增长,是不是标志着美国人民群众所拥有的住房也大幅度、成倍增长了呢?不是的。的确,少数原来的无房户现在有了住房了;但是,也有不少原来的有房户现在失去了住房。实际存在的房地产基本上没有增长,房地产总金额却大幅度、成倍增长,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一言以蔽之,这就是典型的房地产泡沫。也就是说,它基本上是一种虚拟经济。这种虚拟经济,主要是两个“政府主导企业”,即联邦抵押协会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由金融赌博家们从事房地产赌博形成的。这种房地产泡沫,与日本1989年以前存在过的房地产泡沫几乎完全相同。既然是泡沫,就必然破灭。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早已破灭,美国也不可能例外。它一旦破灭,也就是说,房地产价格一旦大幅度下降,将不仅使美国的房地产商和居民遭受毁灭性打击,而且将拖垮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使整个美国经济陷入深渊。1990年包括房地产泡沫在内的虚拟经济破灭,使日本国民经济经历了战后以来时间最长、程度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至今未能走出困境。因此,这个问题具有严重的性质。
现在就“套利基金”(又称“对冲基金”)、“利率期货”、“外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交易和股市交易组成的美国金融赌博业的发展现状,做若干补充说明。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在美国联邦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业委员会2002年3月20日举行的听证会上,联邦抵押协会主席富兰克林·雷恩斯公开承认,他主持下的这个协会持有金额为5330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合同。至于雷恩斯先生的坦率程度,也就是说他对这个数字是否有所缩小,局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美国各大工商金融业公司大都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世界著名的安然能源公司即为其中突出的一例。在2001年12月2日申请破产前,为扭转债台高筑的危险局面,该公司负责人曾冒险下赌注,暗地从事大规模的“套利基金”交易,企图藉以捞到一笔资金,以挽狂澜于既倒。出于他们意料之外,这盘赌局的赌注下错了,赌输了,不仅未能捞到他们想捞回的资金,反而大量亏本。这次赌博输了,致使该公司申请破产形成不可逆转之势。公司破产后,这场遭到惨败的暗中金融赌博才暴露于天下。在美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里位居第三的美利坚银行控股公司,也因在“套利基金”赌博中遭到惨败,在法庭争斗中再次失败不得不宣布给公司的股东赔偿损失5亿美元。这些事实,充分显示了金融衍生品赌博的危险性。
安然公司金融赌博惨败,使华尔街一系列拥有巨额金融资产的投资银行受到牵连,它们的金融赌博活动的结果引起了人们的警惕。位居华尔街投资银行之首的美林公司,还有第一波士顿公司、摩根-斯坦利公司、戈德曼-萨克斯公司、里曼兄弟公司、所罗门-史密斯-巴尼公司,等等,纷纷接到了纽约州政府检察长
办公室发出的传票,要它们到庭接受审查。其中,美林公司已因发出“具有误导性的股市研究信息”以利于本公司业务而被迫应允支付1亿美元的罚款。
我在《一论》到《四论》里都曾提到,美国金融衍生品交易合同的最大持有者是银行,主要是商业银行。《四论》里说,到2001年6月,美国商业银行持有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合同总金额为48万亿美元。后来情况又有新发展。截至2001年9月30日,商业银行持有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合同总金额已达52万亿美元。其中持有金额最大、其脆弱性的暴露程度也最大的是杰·普·摩根-大通银行。本文下面还要谈这家银行。如果加上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其他金融公司,再加上像安然能源公司之类的非金融公司,那么,美国公司所持有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合同总金额就要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