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与哲学变革(1)

2014-08-01 02:10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与哲学变革(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内容提要】对存在本质的追问是古代形而上学的理论旨趣。在
【内容提要】对存在本质的追问是古代形而上学的理论旨趣。在近代,形而上学以认识论的形式得 到新的发展。传统唯物论、经验论、怀疑论和唯心辩证法等从不同视角批判过形而上学 ,但受理论优于实践的思维方式的束缚,未能克服形而上学的局限。马克思将传统哲学 的存在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变为人的社会存在问题,实现了实践先于理论的思 维方式的转变,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社会存在是人类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与自 然、人与人的“共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社会存在是异化的存在,探索改变异 化生存状况的途径,是马克思社会存在理论的旨归。
【关 键 词】社会存在/实践/存在/形而上学
【 正 文】
  存在问题是古代哲学思考的根本性问题,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是对存在之为存在 和存在整体问题的探讨。追问存在的本质,探寻终极存在,为人的生活提供理论支撑, 是形而上学的旨趣。按照哈贝马斯的概括,形而上学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同一性 思想、唯心论、理论对实践的优先地位。在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中,虽然也包含着反形 而上学的“逆流”,但是,由于囿于理论先于实践的思维方式等,因此,马克思以前的 旧哲学未能冲破形而上学的堤岸。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存在的理论,则揭示了人类生活 的现实实践基础,使哲学向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回归,向生活实践世界回归,确立了实践 优先的思维方式,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实现了哲学的根本变革。
      一
  在古希腊,哲学家们把过沉思的理论生活作为人类自我拯救的途径,以为通过求知把 握终极存在,就可以对万物的存在作出终极的解释,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安身立命之本。 亚里士多德把知识按等级分为“实践的、创制的和思辨的”三种类型,(P146)其中 ,思辨的理论知识高于其他两种知识。在思辨的理论知识中,形而上学又是最高的知识 、头等智慧,它提供固定的、终极的知识,这种知识只有少数具有卓越智慧的人通过沉 思冥想方可获得。因此,“理论生活方式居于古代生活方式之首,高于政治家、教育家 和医生的实践生活方式”,是“示范性的生活方式”。(P31-32)这种理论优越于实 践的思维方式,构成马克思以前的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柏拉图是古代形而上学的创立者,柏拉图在继承巴门尼德关于永恒、不动的“存在” 的思想基础上,把世界二分为经验的世界和超验的理念世界,把永恒的理念世界作为本 质,作为凌驾于万物之上的普遍的存在,而经验世界则只是现象,只是“模仿”和“分 有”理念世界。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是从感觉经验世界出发建构自己的形而上学 理论的。他认为,“存在”有多种含义,而最基本的含义是“实体”。实体指的是“这 个”,即个别的感性事物。感性事物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形式不能在事物之外分离存 在。在感性事物中,形式具有普遍性,是事物的“是其所是”,即事物的定义、本质, 而质料则只是被动的潜能,因此,形式是第一实体。作为第一实体的形式有时可以先于 质料而独立存在,技术就具有这样的特点。“由于技术生成的东西,它们的形式都在灵 魂中。”(P163)技术是“灵魂中的形式”,是“无质料的实体”。(P164)形式在 技术制作活动开始以前可以预先单独存在于思想之中,这表现出形式脱离质料而优先存 在的特性。他进而将由技术生成的事物形式的单独存在,去比附自然生成的事物,提出 离开质料的纯形式——神的存在,把它作为终极存在,作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存在和统一 的根据。
  由上可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维进路是不同的。柏拉图是由上而 下、由超验到经验的研究路向,亚里士多德则是由下而上、由经验到超验的研究进路。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理念世界主宰和决定感性经验世界的唯心主义,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 学虽然最终也导致了唯心主义,但就其以感性具体事物为基础而言,则具有唯物主义的 倾向。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从经验世界起步,反对柏拉图的先验理路,对柏拉图 的超验形而上学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因而,是不同于柏拉图的形而上学的另一条线索 。
上一篇:牵引超越原理-对社会发展阶段衔接规律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