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自由主义的灵魂(1)(2)
2014-08-18 01:24
导读:主要的论旨是:古典自由主义,作为一套连贯一致的原则,如果其宣扬者仅仅局限于二流人群,是无法确保其为公众广泛接受的。科学和利己之心,尤其是
主要的论旨是:古典自由主义,作为一套连贯一致的原则,如果其宣扬者仅仅局限于二流人群,是无法确保其为公众广泛接受的。科学和利己之心,尤其是如果互相配合,确实能赋予一种论点以力量,然而,某种高于、超越于科学与利己之心的理想之远景,也是必不可少的,而那些自居于古典自由主义俱乐部的人士,却令人不解地,无视这种必要条件。不管是不是具体地传播古典自由主义原则的人士,都觉得,人们对古典自由主义这样一种视界(vision)的终极追求,应该留给每个人自己去取舍。
我曾经间接地提过这层意思。词典上对灵魂(soul)一词的释义包含“启发性或有生命力的原则”(animating or vital principle)及“有活力的精神”(moving spirit),具有似乎可以同时应用于人和
哲学观点的属性。不过,不管是针对人还是哲学观点,说“保住”这层含义上的灵魂,似乎有些误导。灵魂只能自己创造出来,而不能保住,不存在某种启发性的原则,意味着存在着进行这种创造的某些潜力,而不是指某种潜在的现实或已经耗尽的力量(a latent actuality or spent force)
亚当斯密的著作,及其哲学上的先贤与后学,创造了一种关于人类相互作用的秩序之全面的而连贯的视界,这一视界似乎有充分地可运用于现实的潜力,至少它能为建设性的制度变革提供启发性原则或有活力的精神。与此同时,恰恰因为它是,并且现在仍然只是表现为潜力,而不是在现实中得到了实现,这一视界满足了人们对于某种超验的理想(a supraexistent ideal)之一般化的向往。古典自由主义与其主要对手——社会主义都具有这种性质,社会主义所提供的也是某种超越了科学与利之心的全面的视界,有时其鼓吹者将之称为其独有的特征。这也就是说,古典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有灵魂,尽管它们所激发出的精神是大相径庭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很少有人会怀疑:某种启发性原则是整个社会主义远景之中枢。然而很多自称古典自由主义者的人士却似乎不愿意承认,他们所持的立场存在着我所说的灵魂。他们似乎经常为他们的论辩寻求“科学的”外衣,偶尔还会用开明自利来加以补充。即使他们就是认识到了,作为一种能够为人所持有的整合性世界观的古典自由主义,其背后潜伏着意识形态诉求,不知何故,他们在承认这一点时也相当局促不安。这种冷淡的姿态,固然可以令某些自认为是 cognoscenti的人士稍感满意,然而,却因此而失去了在一个并不讲科学的社会中(the nonscientific community)将其传播给,并成为普遍接受之核心原则的机会。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经济学家就此而言,
政治经济学家们被“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经济学家”(every man his own economist)现象的存在而苦恼。科学证据本身并不能令人心悦诚服,它必须辅之以更有说服力的论据,这种论据只能来自诚心诚意的信念,而唯有确实理解了古典自由主义灵魂的人士才能持有这种信念。确实,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充当自己的经济学家,然而,每个人在内心深处也都向往着成为由一整套抽象的秩序原则构成之想象的社群、虚拟的乌托邦中的参与者。
这一点,对于理解古典自由主义为什么需要我所说的一种灵魂,为什么光有科学和利己之心本身还不够,是至关重要的。硬科学家(Hard scientists),比如
物理学家或
生物学家,并不必关切公众是否能接受他们的分析和试验结果。公众必须得面对自然界的现实,否定这种立刻就可以得到报应的现实,只能是傻子。我们没听说有谁准备穿墙而行,或踏水而行。
中国大学排名 同样,我们也承认,我们毋须理解现代高技术设备的什么灵魂或者其运转的组织原则,就可以使用它们。我本人不知道或者说根本就不用知道计算机的原理,我照样能够用它来打字。
经济关系中普通的参与者的情况,跟面对计算机时的无知与充满敬畏的接受心态优点类似,后者只需对他作为买家、卖家或企业家所碰的机遇作为反应,而不用去考虑带来如此机遇的互动秩序之原理。然而,在意识的层面上,参与者必须承认,就这一秩序本身而言,它是人为的,它是透过人们在某一结构中所作出的选择而形成的,而这种结构必能通过人们的行动而被有意识地变革。即使一个人在从事其日常事务时并不考虑此一结构,那些受利己之心驱使的政治煽动者和企业家,也无处不提醒他此一结构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