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一词(1)
2014-08-23 01:02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浅谈“中国”一词(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 中国 ”一词从古代到当代已经走过了几个世纪,但是它指代
“ 中国 ”一词从古代到当代已经走过了几个世纪,但是它指代的 内容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一词经历了复杂的
政治 , 经济 ,文化的变迁,使其在人们的心目当中产生了深刻的概念。但是由于鸦片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 台湾 问题 ,使其含义在国内和国外有了不同的表达。本文从中国古代到当代这个时间顺序来讨论”中国”一词,从而引导中国人加深对”中国”一词的理解和区别,从而提高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中国的由来
中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古代 文献 记载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从古代的汉朝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在北京。
二.中国香港问题
为什么在很多场合会出现中国和中国香港不同的标志,一个国家为什么会有两个平等的表达方式?
根据《基本法》第13条,中央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并授权香港特区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自行签订国际协议。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基本法》第7章第151条指出,香港特区可在经济、贸易、 金融 、航运、通讯、 旅游 、文化、 体育 等领域,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地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 发展 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
《基本法》第152条订明,对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与香港特区有关的、适当领域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香港政府可派遣代表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或以中央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或国际会议允许的身份参加,并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发表意见。
这些国际组织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及国际电信联盟。
至于不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香港也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
因此,香港特区可自行以正式成员身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海关组织、亚太区经济合作组织及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会议。
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场合会出现中国和中国香港两个不同的指代。
三.台湾问题
(一)台湾问题的实质与由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台湾不仅在 法律 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且迄今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碍中国统一。
台湾问题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和其他爱国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携手,共肩振兴中华大业,惟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被迫进行了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由于当时的国民党集团倒行逆施,已为全国各族人民所唾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隔绝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