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流播与纠察(1)(3)
2014-09-28 01:09
导读:我们先来看一看这篇长文的严峻的开场白: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在最近十几年之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可是这种理论的基础,从马克思、恩格斯的
我们先来看一看这篇长文的严峻的开场白: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在最近十几年之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可是这种理论的基础,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时候就已经打定的了。列宁在文艺问题上也有许多原则上的指示。至于普列汉诺夫,他在文艺理论上的功绩固然很大,他首先专门的研究了文化问题和文艺问题。但是,他的政治上的机会主义不会不影响到他的文艺理论。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研究普列汉诺夫,必须利用他的文艺理论的遗产;别方面,我们尤其要对于他的理论加以批评的观察与分析,使得文艺理论更加深刻,更加精密。
以前,曾经有过所谓文艺理论上的“普列汉诺夫正统”的呼声,这当然是错误的。一些机会主义者,在普列汉诺夫正统的旗帜之下,发展了好些假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传播着反列宁主义的文艺政策的观点。最近的文艺论战,在国际的范围里克服了这种“正统论”,而继续开展反对一切种种机会主义的斗争。然而。“普列汉诺夫正统论”还是好些机会主义的文艺理论的根源,所以我们必须对于普列汉诺夫的错误,加以概括的说明。
这开宗明义的一段话已经把瞿秋白对普列汉诺夫的全部评价意图与评价结论说出来了。在苏俄在中国都有人抱定一种认识:列宁是政治上的“正统”,而文艺科学上则普列汉诺夫是“正统”。两个“正统”指导着我们的政治运动与文艺运动。普列汉诺夫政治上站在孟什维克的立场并不妨碍他“在哲学上、艺术上仍旧是百分之一百的正确”。瞿秋白对这种认识判断绝不认同,他认为文艺理论界不能把“政治家”的普列汉诺夫与“哲学家”的普列汉诺夫“生生地分割开来”,他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多元论,而普氏“政治上的机会主义”实际上对他的哲学艺术上的理论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瞿秋白认定,普氏一直是把哲学艺术上的观点与政治派别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普列汉诺夫自己并没有把政治和哲学分开”,即是说:“他宁可损害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而实行他的反布尔什维克的政策。”——瞿秋白举例说:“普列汉诺夫屡次利用批评高尔基文艺作品的机会,来证明孟什维克的政策”,来证明“俄国的民众是愚笨的,俄国的工人是没有革命的情绪的”等等——而且普氏在这种利用文艺批评来反布尔什维克,发挥机会主义的政治观点和哲学见解是“经常的事情”,可以定性为主动的挑战。他甚至暗示“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文艺政策只是欺骗群众的手段”。他攻击1905年之后布尔什维克的文艺政策,他为资产阶级颓废派文学家“超然”的文学辩护。为了政治选择的机会主义,为了反布尔什维克的派别斗争,普列汉诺夫在艺术哲学上拿出一整套政策思维和理论主张,这些政策思维和理论主张无疑会严重影响到他的阶级立场和原有的但是显然是不坚定、也不充分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普列汉诺夫的文艺思想及其背后的哲学思考是他的整个宇宙观的一部分。瞿秋白指出:普列汉诺夫的主要错误就在于“非辩证法”,他的唯物论中辩证法就不充分,他的认识论更没有注意到辩证法这个最主要的实质,他的方法论与逻辑思维中“丝毫也没有”(瞿秋白这里用列宁的原话)作为“哲学的科学”的辩证法!瞿秋白严峻地指出:
他(指普氏)也没有见到辩证法是整个的新的高等逻辑——比形式逻辑高出一层的新的论理方法,他不知道这是和资产阶级哲学绝对不同的一种新的认识论。黑格尔的唯心论辩证法尚且比康德等类的二元论更进了一步,创造了新的认识论,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又把黑格尔哲学翻了一个身,建立了真正一元的唯物论的宇宙观。而普列汉诺夫虽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上,有过相当的成绩,可是他在方法论上和认识论上,却有些地方是退回到了康德的立场。
就是说马克思在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向前推进了一步,“翻了一个身”(黑格尔的辩证法原是“倒立”的),创造了新的认识论,建立了一元的唯物论的宇宙观;而普列汉诺夫则从黑格尔退回到康德,退回到二元论。近100年来,在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与阐释史上,说“退回到了康德”,便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理论倒退或者说思维反动。1983年有的研究者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运动中试图加上一个“知性”的环节,就被指责为“退回到了康德”,在特定的意识形态理论氛围中即犯了一个严重的“倒退”与“修正”的错误。——这里瞿秋白指斥普氏“退回到了康德的立场”,也就是堕落为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与认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