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党的建设(4)
2014-11-19 01:11
导读:首先,要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切实提高政治、思想、业务素质方面下功夫。按照“三讲”、“四自”的要求,加强理论,提高理论素养,转变
首先,要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切实提高政治、思想、业务素质方面下功夫。按照“三讲”、“四自”的要求,加强理论,提高理论素养,转变领导作风,改进领导,强化民主监督,严于自我解剖,注意通过民主生活会的形式解决班子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党政配合,提高驾驭能力,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按“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来规范党委会的工作,注意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坚持团结,增强合力,避免“两种声音”。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开展警示教育,严格遵守上级党组织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在生活待遇上向低标准看齐,不搞特殊化;在招生分配、职称评定、子女就业、人财物管理等方面,不以权谋私。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强化宗旨意识,将群众“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有利于合格人才的培养,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生活水平,是否体现和代表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深入基层,现场办公,尽可能面对面地把具体问题解决在基层。不断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加强和完善对干部队伍的宏观管理,加快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交流轮岗、
试用期、考察预告等制度,抓紧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度和用人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其次,要加强基层组织特别是支部建设,在真正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上下功夫。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党能否当好“三个代表”,最终要看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样。近几年来,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从“抓基层组织,做基础工作,练基本功”入手,合理设置党组织,选配好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注意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有一定党内生活锻炼经历,在教学科研方面有一定建树,在广大党员和教师中有一定威信的同志选到总支、支部书记位置。特别重视各系党总支建设,明确党政职责,各司其职,避免在工作中出现互相推诿和以党代政或以政代党现象。认真落实党支部主要职责和换届选举、党员发展工作实施办法、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办法、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规定、“两表一证一检查”*等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注意将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结合起来,特别是切入建设和发展的主题,如开展党建带团建,党建促进师资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等。组织发展上加强计划性,夯实基础,突出重点,较早地探索并实施了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早期工程”,即“早选苗,早培养,早考察”,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基本上改变学生党员班级梯次结构分配不合理的状况。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组织活动,创造出行之有效的抓手、载体和方法,既注重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又注意工作方法,讲求实效和质量。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四、实践“三个代表”必须勇于校正,自觉防范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了执政党建设包括党的自身建设的衡量标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经常地对照标准,看一看我们所提出的工作思路、所做出的工作部署、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不完全符合的就及时调整补充,不符合的就立即予以纠正。
“三个代表”是很高的标准,在行动上真正做到绝非易事。比如有的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学而不思、学而不信、学而不行,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存在许多误区;有的党员干部还存在以权谋私、索贿受贿、贪污腐化等违法违纪问题,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丢到脑后,给党的形象抹黑;有的口头上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叫得很响,但对党中央三令五申的许多要求并不认真执行,搞了不少实用主义、形式主义的东西等等。对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些同志却不以为意,他们往往离开党章和“三个代表”的要求,与左邻右舍横攀竖比,结果比来比去,总觉得自己即便有问题,但在那些问题更严重的人面前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于是也就心安理得起来。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是妨碍“三个代表”思想落实的重大绊脚石。